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供需博弈仍將繼續 國際油價下行風險仍存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7-21 10:43:12


  中評社北京7月21日電/受美元指數反彈以及產能過剩拖累,國際油價在每桶50美元附近承壓。截至北京時間7月20日15時,芝商所(CME Group)旗下紐約商品交易所旗下NYMEX原油期貨交投最為活躍的9月合約報每桶45.40美元,7月至今已累計下跌超過7%。

  業內人士表示,預計到年底美國原油產量保持穩定;夏季來臨,煉廠加大開工率,近期美國原油庫存開始掉頭向下,但總量仍處於高位需要逐步消化,在供需過剩格局未扭轉前,來自基本面失衡的壓力仍將制約著油價上行,油價下行風險仍存。

  過剩憂慮壓制油價

  2015年,全球石油市場嚴重供過於求是油價暴跌主要原因。2016年,供給擴張過快局面得到遏制,美國頁岩油產量明顯下降;歐佩克凍產協議無果,增產後重新贏得市場份額。

  今年年初,國際油價一度跌至12年來的低點,紐約油價到了每桶26美元附近。隨著主要產油國出手救市、北美石油不斷減產、投機基金進場抄底,國際油價自2月中旬開始不斷抬升,累計漲幅一度超過90%,不但突破了40美元的地板價,而且突破了50美元大關。

  不過,進入6月後,受美聯儲加息預期、英國“脫歐”公投等事件影響,國際油價衝高乏力,開始震蕩下行,尤其進入7月後,國際油價下行態勢更加明顯。另外,全球各地燃油庫存大幅增加,市場對供應過剩擔憂愈發加重,另外,美元指數走強重返高位令油價承壓。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紐約原油期貨價格比英國“脫歐”公投之前下跌近10%。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7月15日發布的周度報告稱,截至7月12日當周,對衝基金及其他基金經理增持美國原油期貨及期權淨多頭頭寸,為三周以來首次。之前兩周,投機客共減持近44000手WTI原油淨多合約,約相當於4400萬桶原油。

  分析人士指出,因精煉油產品過剩加劇了全球原油供應過剩憂慮,基金持有的WTI原油多頭降至4個月最低位。值得注意的是,儘管供應過剩憂慮猶存,但周一油價跌至兩個月低位44.42美元/桶之後,投資者逢低入場。

  供需博弈仍將繼續

  業內專家表示,隨著英國“脫歐”公投影響不斷發酵,全球經濟、金融、債務的風險也在不斷提升,國際油價低迷可能會延續較長時間。另外,近期美國石油鑽井數量再度提升、美國原油庫存有走高的可能等因素,都將給國際油價帶來壓力。

  就頁岩油來看,其對國際油價的漲跌來說尤其重要。機構人士指出,頁岩油和常規油不同,有快速衰減屬性,因此,頁岩油產量和短期投資高度相關。有關數據顯示,2015年北美頁岩油投資下降37%,投資下降使新鑽機數大幅下滑。

  數據顯示,在此輪油價暴跌中,美國油井鑽機數急速滑坡,從2015年年初的1482台,下降至2016年5月底的316台,降幅78.68%。隨著油價上升,2016年6月開始,鑽機數開始小幅回升,從316台上升到7月1日當周的341台。鑽機數量下滑,使頁岩油井的高遞減率無法像過去幾年一樣被彌補,導致美國原油產量增長停滯。

  另外,美國的原油產量從去年6月觸及961萬桶/日的周均產量頂點逐漸回落,2016年6月末周均產量已下降至862.2萬桶/日,相距高點回落10.3%,產能出清效果初顯。綜合開採成本、企業利潤情況以及成本下降趨勢,據中國建設銀行金融市場研究報告稱,頁岩油行業在50-55美元/桶油價下盈虧平衡,如果油價高於這一水平,將新增邊際產能。
   
  (來源:中國證券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