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7月21日電/中國著名導演張藝謀以無房戶身份在廣西南寧市申請集資房一事,連日來引發網絡熱議。19日,廣西電影集團有限公司(前身為廣西電影制片廠)負責人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張藝謀屬該公司退休職工,此前作為國家企事業單位正式職工,享受購買福利房政策合法、正當。(7月20日深圳特區報)
出名要趁早,但真出名了,煩惱也就隨之而來。就像張藝謀,同一影廠的其他人申請集資房沒有問題,他申請集資房差點弄出個娛樂圈頭條。首當其衝的原因是,他是名導,是有錢的名人,人們會奇怪像他這樣身份和身價的人,怎麼也惦記著廣西的集資房呢?尤其是,申請的理由竟然是無房,這個理由放在收入上億的導演身上確實難以讓人相信。即便房價再高,在上億身價面前,這又算得了什麼?
於是,一種慣性的表達和評價便隨之流露:都這個身價,這個地位了,怎麼好意思厚著臉皮來爭奪別人可能獲得不了的福利房,為什麼不能高風亮節一點,德藝雙馨一點?在資源緊張時,人們總有一種“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心態,所以當人們看到張藝謀也可以分得集資房時,他們首先想到的不是這是怎麼回事,而是這是一件不公平的事。特別是,在高房價的背景下,福利房是讓人羨慕嫉妒的產物,普通人更會認為張藝謀的福利是一種不公平的特權。
而事實是,這一次張藝謀的確有些冤,他的確是在享受自己的正當福利。據報道,此次公示只是舊房補手續,該批集資房早在2000年已經“交鑰匙”,之後由於種種原因沒有辦下來房產證,2015年廣西電影集團啟動該批集資房的手續辦理,由於和張藝謀聯絡及材料準備的原因,一直拖到今年才把資料準備齊全報到區房改辦,公示不過是一個正常手續。簡單一點說,這批集資房是16年前的福利。
原來,所謂的福利房是“歷史舊賬”。在剛剛房改時,各單位建集資房是常見現象,這是單位實力的表現,也是單位給員工的福利。既然,當時有這樣的政策,有這樣的福利,張藝謀為什麼不能享受呢?他不必做別人眼中期待的完美的偶像,他可以表現出世俗的一面,爭取任何屬於他的權利。再說,他又怎麼知道房產證要16年後才辦,這16年房價會飛漲到什麼樣子?只要當時他在原單位沒有住房,他就可以申請到集資房,這是當時規定允許的。這次張藝謀是“躺著中槍”。
因為程序的滯後,公示遲到了16年,這16年恰恰又是中國房地產飛速發展的16年,這16年,中國一二線城市的房價“如坐上火箭”一般飛漲。在時過境遷之後,當房價正在成為多數人不能承受之重時,一則張藝謀申請集資房的新聞自然會讓人醋意大發,憤憤不平。這種複雜的情緒,源於信息不對稱,但其背後其實也隱藏著真實的訴求和議題——福利房還應不應該有,福利房該分給誰?這才是如今關於福利房的真實議題。因為,人們所擔心的是福利房保障錯位的現象,而這樣的錯位現象其實依然存在——在一些地方,所謂的福利房是一些群體的特權房,他們原本並不屬於福利房保障的對象,他們不是弱勢群體。
張藝謀申請集資房,這樣的新聞放在16年前並不會引起多少爭議和質疑,現在因為名人標簽,張藝謀申請集資房變成了惹人關注的輿論熱點。這個熱點中,真正的議題是福利房如何回歸其保障房屬性。16年前,集資房有其產生原因。如今,福利房當然還應該存在,並且必須成為真正惠及弱勢群體的保障房。這才是房改過程中應該堅持的常識和關鍵,也是名人申請集資房誤讀中真正的訴求和隱藏的議題。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