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東莞戶籍改革方案出台 本地籍再無農業戶口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7-22 11:20:44


 
  在入戶的具體細節、人才入戶條件、城市新增居民權益、教育以及就業等方面,《方案》還推出了多方面的新舉措。

  在投靠入戶方面,東莞決定放開直系親屬投靠,逐步放開共同居住生活的直系親屬間相互投靠。包括夫妻投靠、未成年子女投靠父母以及父母投靠子女等,這些方式今後將不受婚齡、年齡等條件限制,申請人憑有效證件和證明材料到公安機關申請辦理戶口遷移手續。

  人才入戶上,將人才入戶條件放寬大專以上(含大專)學歷畢業生及技能人才、特殊專業人才入戶條件。優化調整《東莞市條件准入類人才入戶實施細則》,實現大專以上(含大專)學歷畢業生以及經東莞相關部門認證的中級技能型人才、特殊專業人才,可直接申請落戶東莞。落戶地與實際居住地不一致的,可遷移到實際居住地。

  在“農轉非”上,為保障農業轉移人口合法權益,東莞提出“堅持依法、自願、有償”的原則,引導農業轉移人口有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在昨天的審議會上,東莞市委書記呂業升強調,戶籍制度改革要堅持積極穩妥、以人為本,尊重居民自主定居意願,穩步推進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城鎮。現階段,不得以退出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收益分配權作為農民進城落戶的條件。

  在就業上,建立健全城鄉統一的人力資源市場和就業創業管理體系,完善人力資源信息網絡系統,為農村勞動力和新落戶城鎮勞動力提供就業創業服務和就業援助,並對農村勞動者加強技能培訓,提高其轉移就業能力。

  社會保障方面,則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進一步完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做好醫保關係轉移接續和異地就醫即時結算服務工作。完善以低保制度為核心的社會救助體系,實現城鄉社會救助統籌發展。

  城鄉一元化 關鍵在生活方式

  東莞這次戶籍改革,可謂大刀闊斧,尤其是本地人口與外來人口嚴重倒掛的現狀下(常住人口800多萬,本地戶籍僅180多萬),東莞率先放寬入戶政策和條件,將大大促進人才的落地,增強外來人口的歸屬感。

  與此同時,這次戶籍改革的另一大亮點則是“農轉非”,對於本地戶籍人員無疑有巨大觸動。據統計,東莞的城鎮化率已達88%,達到甚至超過發達國家水平,但另一方面,東莞全市180萬戶籍人口中有近一半仍是農業戶口。

  之前,民革東莞市委會曾對東莞六大片區分區抽取了十個鎮街作為樣本,發放調查問卷並到塘廈鎮實地走訪,發現目前解決本土農業人口市民化問題,依舊存在“兩重兩輕”:重農業人口市民化對城鎮擴張、拉動內需和GDP增長的“物化”功能不足,輕農業人口市民化的“人本”關懷不足;從重看,應該從身份合法、門檻降低和收入提高等方面解決農業人口市民化;從輕看,則應對農業人口市民化所需的市民待遇、發展能力、城鎮安居和融入城市等作系統性政策創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