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汲取邢台教訓,中國應有勇氣和能力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7-24 09:12:05


  中評社北京7月24日電/河北大雨,邢台東汪鎮大賢村蒙受重大人員傷亡。到23日,邢台市官方宣布,全市共有25人遇難,13人失蹤。此前互聯網上有過比這個數字大得多的人員死亡和失蹤傳言,不過了解官方體系的人大多認為,在全國輿論聚焦邢台災情的時候,官方故意瞞報傷亡數字的可能性應當是很小。因為那意味著無法承受的風險。

  然而邢台這一次的信息通報顯然落後了。大賢村死人的消息和遇難者的悲慘圖片最早都是在社交媒體上披露出來的。大暴雨造成的洪水20日凌晨襲擊了大賢村,官方最早的人員死亡通報22日才出現,而20日一名邢台官員曾表示“沒有人員死亡”。那名級別不算高的官員有可能不了解情況,但是信息的阻塞總體上不應該。邢台市災情通報速度慢一拍導致了輿論對該市官方是否在有意這樣做的質疑。

  必須指出,中國很多地方政府對於主動公開壞消息遠不如對外通報好消息來得積極,這已經形成全社會的印象,也是公眾意見很大的一個方面。如今每當發生重大災難,輿論首先盯的就是當地官員通報災情的“態度”,官員們稍有淡化災情的傾向,哪怕是“一句吞吞吐吐的話”甚至“一個左顧右盼的表情”,都會被揪出來。

  邢台官方的確沒有做到成為人員傷亡情況最早並且權威的信息源,它落在了社交媒體的披露和追問之後。互聯網時代,信息在第一時間的公開是救災工作的要務之一,一個又一個地方政府在這個領域打了敗仗,邢台官方提供了最新的不成功案例。

  如今對極端天氣大多能做到準確預報,大雨會導致一些很意外的傷亡,比如特殊地質災害或樹木、建築物倒塌砸了人車。但是大水生生淹沒村莊,而村子裡的人跑不出來,這樣的情況決不應再發生了。現代通信和預警機制已經讓我們具備了防止這種悲劇的能力。

  大賢村緊挨七裡河,它的上游較寬,到大賢村邊的大賢橋一帶突然收窄,遇大洪水時屬於高危地區。大賢村最後被洪水吞沒,既是天災,也很容易讓人想到有人為組織不當之過。京津冀2012年剛剛經歷了“7·21”洪水的衝刷,河北和北京當時都有重大傷亡。邢台這一次重蹈覆轍,實在不應該。

  中國是個水患頻仍的國家,今年洪水從南到北已經掃蕩了很多省份,應當說很多地區的應對比1998年大洪水時有了明顯進步,不少地區的洪水規模大於18年前的那一次,但傷亡人數要少得多。比如湖北孝感對地質災害預防到位,撤退人員及時,避免了大規模人員傷亡。北京市7月20日的降雨量超過了4年前的“7·21”,但是應對也很有力。

  中國各地的情況參差不齊,災難發起突襲的位置變幻莫測,每年都會暴露出我們的一些薄弱環節。一些地方官員工作很努力,但他們應對危機的觀念不太適應現代形勢,往往一味怕出事,他們的工作方向和輿論的要求不時處於錯位的狀態。

  如今中國社會的輿論已經相當嚴厲,每當災難發生,“追責”的呼聲要比西方世界裡來得還要快,也更堅決。應當說智者千慮必有一失,龐大的中國社會裡,閃失的環節永遠都會有。但是輿論現在對閃失基本是“零容忍”的態度,這大概與官方自我批評開展得不足有關。

  很多地方的主汛期還遠沒有過去,天氣預報說,23日夜間至26日中國北方地區還會迎來一輪降雨,局部地區將再出現強降雨,不排除再出現抗洪硬仗。強烈建議各地官方做好應急預案,摸准薄弱環節,萬一出現大災,要坦誠面對輿論,做公眾了解災情最可靠權威的信息源。抗洪一線的幹部群眾都是可敬的,把種種勇氣、包括直面閃失的勇氣都展現出來,相信人間自有公道話。

  (來源:環球網)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