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鄧孔昭廈門開講:多種史實證台灣自古屬中國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7-27 00:50:36


 
  一是“收復台灣”是鄭成功自己當時就反覆強調的說法。鄧孔昭指出,在進軍台灣的路上,鄭成功就擬好了一封給荷蘭東印度公司台灣長官揆一的信。這封信中說:“澎湖和大員,……這兩個位於中國海的島嶼上的居民都是中國人,他們自古以來占有並耕種這一土地。以前,荷蘭艦隊到達這裡請求貿易,當時他們在此沒有任何土地,但本藩父親一官出於友誼才陪他們看了這個地方,而且只是將這個地方借給他們。……你們必須明白繼續占領別人的土地是不對的(這一土地原屬於我們的祖先,現在理當屬於本藩),……如果你們能立刻屈服於我,用友好的談判方式讓出城堡,那麼本藩不僅提高你的地位,讓你同那些婦女和兒童一起生活,同時也允許同過去那樣保有你們的所有財產。如果你們願意,也可以在本藩的統治之下在此生活”。

  而在四月初五日(5月3日),荷蘭人在初戰失敗之後,同意進行談判,派來兩名使者會見鄭成功。鄭成功對他們說:“該島(指台灣)一向是屬於中國的,在中國人不需要時,可以允許荷蘭人暫時借居,現在中國人需要這塊土地,來自遠方的荷蘭客人,自應把它歸還原主,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此外,鄭成功還讓荷方的使者帶回了一封給台灣長官揆一的信,信中說“我來此地,不是要來用不公正的態度奪取什麼,只是要來收回屬於家父,因而現在屬於我的這塊土地;這塊土地只是給公司借用的,從未給過公司所有權。這件事,現在無論如何都必須被承認”。

  在荷蘭人被逐出台灣之後,鄭成功在《復台》一詩中寫道:“開辟荊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復先基(太師會兵積糧於此,出仕後為紅毛荷蘭夷酋弟揆一王竊據);田橫尚有三千客,茹苦間關不忍離”。

  因此,鄧孔昭認為,根據上述的各種資料,鄭成功在進軍台灣時,確實是把台灣作為“故土”來收復的。他所以這樣認定,有以下兩方面的理由,一是因為台灣是他父親鄭芝龍的產業。他的父親只是把這個地方借給荷蘭東印度公司使用,但從來沒有把所有權交給荷蘭東印度公司。而是因為台灣一向是屬於中國的。因為澎湖鄰近廈門、金門島嶼,因而歸中國所屬。大員位於澎湖附近,此地也應由中國政府管轄。居住在台灣島上的居民都是中國人,他們自古以來占有並耕種這一土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