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外手機專利攻守易位 華為的“掃雷”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7-29 10:40:25


 

  在智能手機領域,專利戰其實並不少見,但以往絕大多數案例都是外資品牌起訴中國企業,如前不久高通起訴魅族,還有更早些時候愛立信起訴小米等。而在此次專利糾紛中,中國企業華為所扮演的角色卻不再是防禦者,而是進攻方。

  在中國互聯網協會網絡營銷專家委員洪仕斌看來,這主要是得益於華為重視研發的企業戰略,以及在過去多年發展積累的成果。

  目前華為在研發上面的重視程度可以說不輸全球任何一家企業。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此前公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全球遞交《專利合作條約》的國際申請人排名中,華為以3898件公開申請蟬聯全球首位,美國高通公司以2442件位居第二,三星公司則排名第四。

  華為在新專利申請方面要強於三星,但在技術專利儲備上華為其實並不占優。2015年華為的研發費用為596億元,目前全球授權專利達到5.03萬件。而三星電子的研發費用高達795億元,美國專利商標局USPTO公布三星公司共獲得5072項美國專利,僅次於IBM。

  但這並不妨礙華為對三星發起專利訴訟,因為總的專利存儲往往並不會直接干預到具體的專利訴訟中。有業內人士便指出,華為是4G底層技術專利的重要持有者,雖然三星持有數量頗多的LTE技術專利,但因在底層技術專利上的缺失,其在4G時代其實缺乏話語權。

  正是基於底層核心專利的擁有,華為才能夠和蘋果簽訂交叉授權協議並向蘋果收取專利費,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布的許可備案登記信息顯示,2015年華為向蘋果許可專利769件,蘋果向華為許可專利98件,這意味著華為已經開始向蘋果收取專利許可費用。而同樣能夠向蘋果收取專利費的,還有愛立信,另外高通則是在全球徵收專利費。但是三星卻無法像華為和愛立信那樣依靠通信專利收取蘋果專利費。

  圖謀全球第一

  放眼智能手機領域的專利糾紛,發起者無外乎有兩個訴求,一個是收取專利費,另一個則是占領市場,而在華為與三星的訴訟中,華為的目標顯然是要市場。

  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此前便多次表示,華為的目標是在五年內超過三星和蘋果,成為市場份額超過25%的全球第一大智能手機生產商。

  雖然華為近年來增長勢頭大好,但是想要實現這一目標並不容易。日前,華為發布2016年上半年業績報告顯示,智能手機發貨量6056萬部,同比增長25%。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蘋果在截至2016年6月25日的2016財年三季度,售出4039.9萬部iPhone,同比下滑15%,而三星方面則還未公布其最新季度的銷售情況,不過參照IDC此前發布的2016年一季度數據來看,華為在三家企業中增長勢頭最好。

  不過,華為與三星和蘋果仍存在一定差距仍是不爭的事實。據全球市場研究機構TrendFroce發布的2016年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和市場占有率排名數據顯示,三星以24.5%市場份額排名第一,隨後依次為蘋果15.1%,華為9.2%,OPPO5.6%,LG5.4%,vivo4.7%。

  從區域市場來看,華為在中國市場已經做到了第一,想要進一步實現市場份額快速擴張並不容易。TrendFroce數據顯示,2016年二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上,華為以20.8%的市場占有率排名第一,隨後是OPPO、vivo、聯想、小米。

  毫無疑問,華為想要衝擊全球第一大智能手機生產商,關鍵在於海外市場,而海外市場發展往往與專利關係密切,華為對此心知肚明。從今年初開始,華為陸續與愛立信(續簽)、蘋果(新簽)等巨頭達成專利授權協議,依據授權數量和重要性,華為每年要向愛立信繳納專利費,而蘋果每年要向華為繳納專利費。

  值得注意的是,華為與三星方面卻遲遲未能達成交叉協議。洪仕斌認為,這或許正是華為起訴三星的主要原因所在,隨著華為向全球第一大智能手機生產商發起衝鋒,三星將是其最大的競爭對手,如果雙方在專利方面不能達成協議,三星很有可能會選擇在未來某個關鍵節點向華為發起專利攻擊,打亂華為海外市場推進的節奏,這顯然不是華為樂意看到的結果,因此華為希望主動出擊,挑起專利戰,促使雙方達成專利交叉協議,提前掃清未來前進的障礙。

  (來源:北京商報)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