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絕不容許美國“反導霸權”禍害東北亞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7-31 12:16:09


 
  北京航天情報與信息研究所研究員吳勤認為,經過數十年的發展,美國已經構建成以本土為中心、以歐洲和亞太為兩翼的全球反導體系,針對中近程導彈具備一定的攔截能力。這一系統還在不斷完善和發展之中,陸基中段防禦系統今年年底將進行首次洲際導彈攔截實驗。

  對比美國在歐亞大陸兩端的反導建設,一些做法和策略簡直如出一轍:一是臆造藉口、渲染威脅。美國假借“朝鮮威脅”構建亞太反導系統,而打造歐洲反導系統則把伊朗視為防範對象。二是渾水摸魚、拉攏入夥。比如,利用羅馬尼亞、波蘭等東歐國家戒備俄羅斯的心態,借反導部署提供所謂安全保護。三是由遠及近、分步實施。通常先在外圍和周邊國家部署,然後逐步向前推進。

  眾所週知,在全球安全領域,和平往往來源於力量平衡。既有平衡一旦被打破,將會帶來不穩定,甚至摩擦與衝突。美國單方面編織全球反導網的做法,恰恰動搖了全球戰略平衡,嚴重損害了包括中國、俄羅斯在內主要國家的戰略安全利益,遭到中俄等國的強烈反對。

  在歐洲,美國強行部署反導系統的負面效果早已顯現:打破歐洲戰略平衡,逼迫俄羅斯採取多種反制措施。專家指出,一旦爆發戰爭,羅馬尼亞和波蘭的反導基地更可能誘發俄羅斯進攻,進而令兩國陷入巨大危險。

  反導問題一直是俄羅斯與西方國家長期不和、缺乏互信的重要原因,加劇歐洲地緣政治緊張,助長“新冷戰”氛圍。在這一過程中,美國成為事實上的最大受益者,一方面可以利用安全問題繼續“掌控”歐洲,另一方面則借力一些歐洲國家為自己遏止俄羅斯的戰略服務。

  歐洲的前車之鑒已經影射出美國力推“薩德”入韓的真實用意,並非單純為了保護韓國免受所謂朝鮮威脅,更是為了一己之私和霸權地位,把韓國拉上東北亞戰車。對“薩德”入韓之禍患、美國居心之險惡、“反導霸權”之危害,韓國應有清醒認識與判斷,避免引狼入室,陷入不可挽回的敗局。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