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戳破“薩德”三大謊言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8-02 09:16:33


 
  “朝鮮如果想要攻打首爾,用短程導彈就可以,”李彬說。也難怪有韓國民眾抗議稱,在韓國部署的“薩德”實際保護的是位於京畿道平澤和全羅北道群山的駐韓美軍基地,而並不是韓國的國土安全。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楊希雨認為,部署“薩德”對韓國防務獨立性也有負面影響,其程度要看美韓關於“薩德”部署的法律及技術安排。

  出於這樣的擔心,韓國延世大學政治外交學系教授文正任7月30日在韓國《中央日報》發表文章感嘆:“為了部署這樣一個軍事效用有限的‘薩德’,政府正在國內外付出巨大代價”。

  助力全球反導霸權

  既然雷達引發爭議、攔截能力又無法保護韓國安全,“薩德”為何又被部署在韓國?分析人士指出,此事背後,離不開美國的推手。

  雖然美韓兩國對外宣稱考慮部署“薩德”是針對朝鮮的“戰略挑釁”,但實際上,美國早在數年前便一直向韓方兜售這一系統,以期通過在韓國部署“薩德”來進一步完善其亞太反導系統的構建。

  楊希雨指出,在韓國部署“薩德”並非單一問題,而是美國在東北亞乃至西太平洋地區構建反導體系的綜合謀劃。

  “美國在21世紀推出第三次抵消戰略,目標是預防性壓制包括中國和俄羅斯在內大國的絕對軍事力量,”他說,“美國已在歐洲建立起一面反導牆,現在西太平洋區域發生的事情,就是歐洲的翻版。”

  軍事專家指出,美國推動在韓國部署“薩德”的目標是整合歐洲、亞太等地區的反導系統,建立全球反導系統。其背後用意是將更多國家綁在美國“戰車”之上,實現全球“反導霸權”。

  北京航天情報與信息研究所主任吳勤認為,部署“薩德”體現出美國五方面的戰略需求:滿足美國自身反導需求;對其他大國實現預防性壓制;強化對盟友的影響與控制;為構建全球反導體系爭取政治支持;分擔部分經費與技術風險。

  “部署‘薩德’是美國謀求絕對軍事優勢、打破平衡的現實手段,必將壓縮其他國家的戰略利益和影響力拓展空間,”他說。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