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開發商輪流坐莊推漲上半年地價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8-04 10:53:13


 

  CRIC研究中心研究員楊科偉表示,從上半年中國經濟表現看,6.7%的GDP增速高於6.5%的目標,但很大部分源於上半年地產發力,而資產泡沫主要聚焦在房地產行業。

  楊科偉說,早在今年4月A股上市公司集中公布的2015年財報中,諸多企業去年淨利潤不足1500萬元,部分上市公司即便拼盡一年利潤也無力購得北上廣深一套住宅;相反,在一線城市買房一年漲價增值部分相當於辛辛苦苦幹事業一年利潤。雖有誇張之處,但也充分反映了當前經濟現實。

  “在貨幣政策持續寬鬆情況下,資金並未‘脫虛入實’,而是轉向進入房地產行業。”楊科偉表示,房地產業造富效應成倍放大,這一點M1、M2增速“剪刀差”持續擴大以及民間投資增速不斷下滑便可見一斑。

  張大偉表示,在現實的資產市場上,經常可以觀察到的經驗現象是,在沒有顯著基本面變化的情況下,資產價格卻會持續上升,從而產生資產泡沫現象。而從資本市場看,主要的資產泡沫有股市與房地產市場,2015年股市進入熊市,當下的一二線城市房價飈升,基本就可以定義為資產泡沫。

  今年7月21日央行發布的貸款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新增貸款7.53萬億元,而其中的個人購房貸款就增加了2.36萬億元,比重達到了31%。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新增住房貸款額幾乎相當於去年全年新增房貸額。

  張大偉說,2015年相關的政策還是“通過加快農民工市民化,擴大有效需求”,而在2016年經濟工作會議上則從“加快”變成了“有序”。

  楊科偉認為,對部分熱點城市,政策轉變的信號已經非常明顯,房地產市場的“去杠杆”化也勢在必行。隨著後續“抑制資產泡沫”的具體措施落地,無疑將對房地產市場產生極大衝擊,特別是部分熱點二線城市,市場將面臨量縮滯漲局面。

  截至7月27日,年內搶地最積極的50房企合計拿地為6221.75億元,合計建築面積為9622萬平方米,平均拿地成本為6466元每平方米。而在2015年同期,其拿地平均成本只有4261元每平方米,企業拿地平均成本增加高達51.8%,價格風險再度增加。

  張大偉也指出,截至6月下旬,北京歷史累計土地出讓經營性用地樓面價超過3萬元的地塊合計有59宗,合計土地出讓金為1919.38億元,截至2016年6月16日,這些地塊銷售額只有224.8億元。這意味著若按照目前市場正常的銷售利潤,這部分地王的總貨值預期為3800億元。224億元的銷售額,目前來看只相當於一年的資金成本,這裡面醞釀著巨大的市場風險。

  (來源:經濟參考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