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篡改高考志願,畸變的人心最可悲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8-04 11:23:08


  中評社北京8月4日電/青島膠州一中高考生常升今年報考陝西師範大學的免費師範生,但陝師大山東免費師範生沒有招滿的情況下,常升竟沒被錄取,而比他分數略低的室友郭某卻收到了該校錄取通知書。經查詢,常升的志願被人兩次篡改,改報了別的大學。目前,室友郭某的父親承認此事系兒子所為,當地警方已介入調查,山東省招生考試院表示將根據警方的結論和有關招生政策妥善處理。(8月3日《齊魯晚報》)

  熟悉而又陌生的故事,雷同而又不同的劇情。“篡改高考志願”的事情固然不乏先例,然而本案中肇事者內心之陰暗、手段之決絕,還是不免令圍觀者嗟嘆。來自同窗好友的冷箭暗算,再一次將人性深處的“惡”暴露淋漓盡致。對入學機會等關鍵資源的爭奪,往往使得底層個體間的傾軋,呈現出一股病態般的殘酷。而被摯友所坑害的常升,則不幸地成為了,這場“悲劇”中被犧牲的對象。

  作為整個事件的始作俑者,郭某的所作所為,處處體現出一種與年齡嚴重不符的心機和狠勁:暗自獲取常升的准考證和密碼,擅自登錄系統篡改常升的志願,甚至故意用光了僅有的兩次修改機會……為了防止分數更高的常升“搶走”自己的錄取機會,郭某可謂無所不用其極。這一極端自私、極端狹隘、極端荒唐的想法,最終促使其做下了為人所不齒的惡行。

  諷刺的是,陝師大山東免費師範生最後並未招滿。郭某煞費苦心忙活一場,到頭了當真只應驗了那句“機關算盡太聰明,反倒是誤己誤人”。其實,從常識和理智來說,在全省統一招生的巨大體量下,通過“踢出”特定個體來確保自己被錄,本就只存在著極端小概率的可能性。可即便如此,郭某還是視身邊摯友常升為“現實威脅”,以至於非要“除之而後快”。所謂“弱者抽刀向更弱者”,莫此為甚。

  如今,公眾關注的焦點無外乎兩點,也即常升的利益如何補償、郭某的惡行如何懲戒?但願,在警方、教育以及招生等相關部門共同介入後,能夠通過“補錄”等方式維護常升的應有權益;而對於施害者郭某,是否應該依法對其追究刑責、剝奪學籍,也當有程序化、司法化的裁斷和回應才是。“為惡者必須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這是最樸素的正義之所在。

  此案的教訓,可謂痛徹心扉。而為了避免悲劇重演,我們可以做的事情著實很多。最直接的,就是要提示考生在志願填報之時做好技術性防範,尤其是要注重個人敏感信息的保護;此外,顯然還應從立法和司法實踐角度出發,形成系統性預防“篡改高考志願”的堅實防線——隨著常升一案浮出水面,相關司法設計與“惡行惡果”嚴重不匹配的現狀,也該被正視和改變了。

  聚焦常升的遭遇,關注一場詭譎的陰謀。之於個體命運的流轉之中,我們見識了人性的複雜和異變。那本不必要的“戕害”,思之後怕、想來悲哀。而文明的社會,道德的力量,法治的規束,本應壓制住人心深處的諸般惡意才是。

  (來源:光明網-時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