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超半數省出台供給側改革方案 防政府越位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8-06 09:49:33


 
  亮點 部分省份部署培育經濟新動能

  在萬博經濟研究院院長滕泰看來,多數省份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方案,都將“三去一降一補”作為改革的重點任務,並提出了操作性較強的改革措施。部分省份在部署“三去一降一補”五大任務之外,逐步開始重視培育新供給、新動能,並提出了相應的鼓勵創新措施。

  以《四川省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總體方案》為例,記者注意到,除了“三去一降一補”之外,《方案》還明確了要以“一提一創一培”(即提質量、創品牌、培育新動能新動力)為抓手。有專家分析稱,相比於“三去一降一補”做減法,新“三大抓手”更強調做加法和乘法。通過改革,推動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顯著提高,創新發展動力持續增強,要素資源配置效率大幅提升,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蓬勃發展。

  而上海市《關於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工業穩增長調結構促轉型的實施意見》則提出了高端發展、創新驅動等基本原則,並圍繞“著力優化供給結構,促進工業高端發展”的任務,提出了千項精品創造計劃、企業技術改造提速計劃等具體措施;圍繞“著力補齊創新短板,釋放工業發展新動能”的任務,提出了推動重大創新成果產業化、推進工業創新平台建設、推進信息技術和製造技術融合創新等具體措施。

  滕泰表示,五大重點任務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入手之策”,完成這五大任務,不僅為供給側改革“破題”,而且為擴大有效供給、培育新供給創造了條件。在此基礎上,很多省份提出了創造新供給、引領新需求的政策措施。新供給、新動能與去產能、去庫存,是相同方向並排而行的兩條河流,只有當它們匯聚成一條河流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才能從根本上提升經濟潛在增長率。

  挑戰 改革成果“含金量”有待檢驗

  滕泰認為,各地方在制定和實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案時,普遍存在著一些難點,如何全面降低要素成本就是其中一個較大的挑戰。以土地成本為例,他表示,由於土地管理的權限、土地管理的制度基本由中央政府掌握,地方在降低土地要素成本方面的可操作空間非常有限。

  《經濟參考報》記者從湖南省半年經濟工作會議上了解到,根據前段調研情況看,湖南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仍還存在政策不精准、落實不到位等問題。中部地區一家製造企業的有關負責人說,地方政府為了降低制度性成本出台了不少政策,清理了很多收費政策,但感覺“清理的都是小頭”,土地使用費等部分費用仍然有所增加,加上融資成本高企,企業仍然感覺壓力很大。

  另外,人力成本高也是企業普遍反映的問題。根據湖南省發改委對215家企業問卷調查,今年上半年,67.4%的企業反映經營狀況一般或較差,91.2%的人工成本持續上漲。湖南省一家大型企業負責人表示,企業採取了精減人員的措施,去年以來員工減少近萬人。整個行業還有2萬多人的分流安置任務,這個過程本身就需要付出很大的成本。

  此外,滕泰表示,在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過程中,各地方都比較注意合理運用行政手段,但是也有部分省份的供給側改革方案中包含較多行政干預措施。

  寧夏黨委政研室、發改委、經信委等部門負責人以及部分企業在採訪中就表示,雖然現在寧夏供給側改革取得了一些成績,但行政手段推動的色彩較濃厚,改革成果“含金量”有待檢驗。記者採訪發現,寧夏最大的庫存是商品房,今年以來,商品房去庫存主要採取棚戶區改造貨幣化安置、農民購房補貼等手段,通過需求側管理、運用市場辦法去庫存的不多。此外,目前寧夏企業融資主要還是靠銀行貸款,直接融資少,地方政府在一定程度上是通過“加杠杆”幫助企業,導致債務不斷增加。

  湖南省委改革辦一位負責人表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政府肯定要有所作為,但要注意政府有形之手“越位”的問題,如果武斷地干預市場,可能會帶來很多副作用。

  (來源:經濟參考報)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