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山西蒲縣封山禁牧 限農民10天內把羊賣掉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8-08 09:48:23


 

  記者在一份蒲縣關於加強封山禁牧的通告中看到:“嚴禁任何人在野外放牧山羊”“凡在野外放牧山羊的,每只羊處以100元的罰款,並限期變賣處理”。其中明確指出,“禁”的是山羊,而未將綿羊等品種劃入禁養範圍。

  然而,記者在對蒲縣黑龍關鎮南灣村、化樂村委柳溝村民小組、黃家莊疙瘩村、西溝村委高那凹村民小組、黑龍關鎮碾溝村前屯里和後屯里等多個村莊的養羊戶走訪後發現,除養殖山羊的散戶外,絕大多數養殖綿羊等其他品種羊的養羊散戶也都接到了鎮政府、村委會限期10日內賣羊的通知。
 
  對縣里的做法,不少養羊戶抱有疑問:為什麼縣里兩年前鼓勵養殖,如今卻要限期賣羊?縣里的封山禁牧公告寫明了嚴禁在野外放牧山羊,並未涉及綿羊等羊種,為何綿羊養殖戶也被通知要限期賣羊?

  針對以上困惑,記者向蒲縣林業局了解情況。該局副局長張強告訴記者:“蒲縣全行政區域都是封山禁牧區,沒有牧業用地或者牧草地,都不能散養羊。”

  據張強介紹,蒲縣屬於呂梁山生態脆弱區,縣域東面是黃河一級支流興水河的發源地,縣域西面是殘垣溝壑區,基礎條件不適合在野外放牧,生態承載能力有限。該縣封山禁牧工作並非一時興起,早在2000年就已展開。

  蒲縣新聞辦提供的資料顯示,禁牧10多年來,蒲縣全縣林木覆蓋率從2000年的31%提高到現在的53.5%。近年來,蒲縣部分群眾放養山羊的現象出現反彈,野外放牧毀林事件時有發生,對蒲縣造林綠化工程和“兩個十萬畝(十萬畝核桃、十萬畝馬鈴薯)”富民工程形成威脅,特別是由此導致的植被破壞、水土流失問題有所抬頭。

  “老百姓都知道在封山禁牧區放牧不對,可是養羊戶內心並不認可。”“對於圈養,2014年蒲縣出過封山禁牧的實施細則,裡面明文規定,符合規模的圈養,政府可以在棚圈建設等方面給予適當補貼。”張強說,之所以讓部分綿羊養殖戶賣羊,主要是因為很多農戶散養綿羊達不到縣里規定的養羊標準,比如圈舍不配套、飼料儲存條件不達標等,“這個肯定要取締”。

  對此,山西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院長劉文忠教授說:“首先要明確兩個概念,封山禁牧是針對規劃的林地、草地禁牧,對於除此之外的農田、草地、坡地等不算林地的,不應該屬於封山禁牧區,可以放牧;山羊的脾性是放牧為好,綿羊圈養效果要比山羊的好,但也並非山羊就不可以圈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