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吳日強:換一下雷達,“薩德”僵局或可解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8-11 09:17:45


  中評社北京8月11日電/美國在韓部署“薩德”反導系統的決定公布後,為什麼會遭到中國強烈反對?這是因為“薩德”除了破壞朝鮮半島乃至東北亞地區的和平穩定外,還將削弱中國的戰略核威懾能力,破壞中美之間的戰略穩定性,從而直接危害中國國家安全。

  “薩德”的用途是在末段攔截短程、中程和中遠程彈道導彈,攔截彈的攔截高度為40到150公里。以朝鮮可能用來打擊韓國的“飛毛腿”導彈為例,射程300公里時彈道最高點高度約為80公里,從最高點下降到40公里飛行時間超過一分鐘。因此,用“薩德”攔截朝鮮的“飛毛腿”導彈的確可以為韓國提供保護,增加韓國對導彈攻擊的防護能力。然而,由於首爾鄰近韓朝邊界,朝鮮打擊首爾的彈道導彈射程很短,其彈道最高點可能不超過40公里,所以“薩德”反導系統並不能有效保護首爾。早在1999年,美國防部一份有關東亞反導架構的報告中就提到了這一點。

  “薩德”所用火控雷達的探測距離取決於目標的雷達反射截面積。針對彈道導彈彈頭,採用不同計算條件,估算得到的“薩德”所用雷達的探測距離從870公里到1500公里不等。從對中國最壞的情況出發,可以假定“薩德”雷達對中國戰略導彈彈頭的探測距離為1500公里。如果偵測對象為發動機尚在工作的彈道導彈或是與彈頭分離後的導彈末級發動機,其所產生的雷達截面積還要更大,雷達的探測距離有可能達到3000公里。美韓宣稱“薩德”用來對付朝鮮,因此理論上“薩德”雷達應該指向朝鮮。但鑒於該雷達是可機動的,將雷達轉而指向中國並不困難。因此在考慮對中國安全的影響時,可以假定“薩德”雷達指向中國。

  根據以上推算,如果指向中國,“薩德”雷達就能看到所有從中國沿海發射、打擊美國本土的潛射導彈,能夠比美國部署在阿拉斯加的雷達大約提前10分鐘看到從中國南部和中部發射、打擊美國中部和西部的洲際導彈,還能在和平時期監測中國從渤海發射的潛射導彈飛行試驗。但“薩德”雷達看不到從中國西部發射的洲際導彈,也看不到打擊美國東部的洲際導彈。在特定情況下,“薩德”雷達還有可能看到中國導彈在發動機關機後釋放彈頭和誘餌的過程。指向朝鮮時,“薩德”雷達仍能看到上述絕大多數彈道,只是探測到的時間要晚一些。

  “薩德”雷達的部署將從兩個方面提升美國導彈防禦系統的能力。首先,提前發現與跟蹤以便提供更長的預警時間,有利於美國更早發射攔截彈並在首次攔截失敗後實施再次攔截,提高攔截的成功率。其次,觀測導彈釋放彈頭和誘餌的過程,有助於解決導彈防禦中最具挑戰性的難題——識別真假彈頭,從而大幅提升攔截效率。

  總體而言,美韓部署“薩德”反導系統將對中國的戰略核威懾能力產生負面影響,但它不會、也無法徹底抵消中國的核報復能力。同時,中國可以通過增加核武器數量和提升核武器突防能力,重塑被“薩德”反導系統破壞了的中美戰略穩定性。只是在這個過程中,不僅中韓關係將面臨嚴重倒退,而且一旦未來中美之間發生軍事衝突,哪怕衝突事項與韓國完全無關,部署在駐韓美軍基地的“薩德”系統仍有可能成為中國的打擊目標。為了一個不能有效保衛首都首爾的反導系統而付出如此昂貴代價,韓國政府和人民確實應該考慮是否值得。

  那麼,韓國有沒有既可以滿足導彈防禦需求又不會造成現在這種負面影響的其他選擇呢?筆者認為目前最佳的解決方案是用韓國從以色列購買的“綠鬆”雷達替換“薩德”的TPY-2雷達。“綠鬆”雷達的探測距離為500公里,在保護韓國的同時又不至於威脅到中國的戰略導彈。將“綠鬆”雷達與“薩德”的攔截彈進行集成,在技術上完全可行。當然,韓國和美國需要做一些額外工作來驗證這一能力。不過,為了避免由於“薩德”部署而引發與中國的負面安全互動,這可能是值得付出的代價。(作者是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

  (來源:環球時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