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地產大佬談萬科亂局:誰之過 何所得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8-13 11:08:52


 

  “但是當時爭論無果,我也是因為這些問題,因此對戰略方向產生了分歧,陸陸續續地很多高管出走,其實跟這個事是有關係的。當時就留下了一個治理結構的隱患,導致現在出現了這種困擾。正因如此,我認為現在確實對萬科來說面臨一個特別重大的發展方向上的考驗。”

  林少洲認為,股權之爭這事對萬科的影響非常大,萬科是有比較強團隊的公司,這跟它的股權結構有關係,因為它沒有特別強勢的大股東,所以它的團隊文化的發育就特別強大,這其實推動了萬科這幾十年來非常穩健而且持續的發展。現在,這個結構如果發生變化,這個團隊的信心,他們這個基礎會受到影響,這對萬科未來的發展可能會蒙上一層陰影。

  ●談治理:資本與職業經理人平衡

  對於時下的萬科股權之爭,著名經濟學家向鬆祚直言,這是過去半年多在中國上演的最大的,比好萊塢大片還要精彩的商戰大戲。各種嚼舌根之後,萬科的困局也給市場帶來了更多的思考。

  向鬆祚認為,萬科股權之爭折射出兩個深層次的問題:第一個,在中國,職業經理人文化,或者職業經理人的規則怎麼建立,究竟是資本主導,還是職業經理人主導,還是二者之間有一個很好的完美的平衡?向鬆祚認為,應該堅持中國人的中庸之道,資本的力量和職業經理人的力量要達到完美的平衡。

  第二個,監管者的責任。萬科股權爭鬥這個事情,如果一開始監管部門就能夠介入進來,能夠正確地引導,以法律為准繩,以規則為指導,相信不會走到今天這麼一個局面。

  對於資本的力量和職業經理人力量的平衡,香港恒隆集團、恒隆地產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啟宗認為,從理想狀態來說這是很對的,但要達到那個平衡是極度不容易的。

  既然達到平衡不容易,那在中國企業面臨的生態之下,該怎麼辦?林少洲認為,最需要的是克制、自制,職業經理人需要提升自己的自制力,資本也要自制力,不要把事情推到極端,大家都要為長遠的目標、長遠的發展做出更多努力,這樣才能把整體的問題解決得更好。

  談及萬科之爭帶給人們的啟示,全國政協委員賈康認為,原來的大股東華潤明顯可以發揮影響力,但是它不發揮它的影響力,而是調動職業經理人團隊的積極性,最後走到社會上,普遍公認他們是一支卓越的團隊。一旦這個情況有變化,靠制度怎麼處理這個問題?可能以後在中國一定要做大做強的企業裡,職業經理人要重新對比一下。跟王石的行進軌跡幾乎高度吻合的是任正非,任正非也是有可能在華為發展到一定階段的時候持有很高的股份,但是他沒有持有很多股份,並且他也堅定地不上市。在中國的發展階段上,你如果要按照任正非的框架,可以規避現在王石和鬱亮們碰到的風險。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