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超六成贊同高校與公立醫院取消編制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8-19 09:15:58


  中評社北京8月19日電/“編制”意味著什麼?69.4%受訪者認為是穩定的工作,59.4%受訪者表示各項福利均得到保障,53.2%受訪者直言代表著單位真正的員工。其他還有:國家事業編制幹部(48.8%),言談舉止均要規範(29.0%),低薪酬(5.4%)。

  近期,人社部新聞發言人李忠稱,將研究制定高校、公立醫院不納入編制管理後的人事管理銜接辦法。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01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71.8%的受訪者找工作時仍看重編制,但在“高薪”和“編制”二者之間,更多受訪者傾向於選擇“高薪”。64.6%的受訪者贊同高校、公立醫院取消編制,67.8%的受訪者擔憂取消編制可能面臨既得利益者的反對,48.3%的受訪者認為取消高校、公立醫院編制將加快實現去行政化目標。

  71.8%受訪者找工作時看重編制

  剛從新疆藝術學院支教回來的朱婷婷是中國傳媒大學支教保研的學生,即將成為研究生的她有讀博留校的打算,在她看來,編制就像是工作穩定的代名詞。“尤其是對想留在北京等大城市的人,與非在編人員相比,編制往往意味著戶口,這樣今後子女上學等一系列問題都能解決。”所以,朱婷婷毫不諱言編制一直是她所在意的。

  調查顯示,71.8%的受訪者找工作時看重編制,其中,20.0%的受訪者“非常看重”。對於當下“編制”附帶的利好與“非編制”相比差異還有多大這一問題, 51.7%的受訪者直言差異巨大,32.3%的受訪者表示差異一般,分別僅有10.5%、1.4%的受訪者認為差異甚微、沒有差異。

  “編制”意味著什麼?69.4%的受訪者認為是穩定的工作,59.4%的受訪者表示各項福利均得到保障,53.2%的受訪者直言代表著單位真正的員工。其他還有:國家事業編制幹部(48.8%),言談舉止均要規範(29.0%),低薪酬(5.4%)。

  因為此次高校去編制改革,朱婷婷坦言目前對自己的留校計劃已持觀望態度。“如果崗位提供的薪酬非常高,我可能考慮放棄編制,但我還是更傾向編制,畢竟收入來源有多種,像高校教師,可通過發表論文、做項目等方式來彌補”。

  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某公立醫院見習醫生牟晶(化名)向記者介紹,目前我國不少醫院都是企業化運營了,自負盈虧。“當前醫院的晉升機制已經很開明,不再唯學術、唯編制論。但取消編制,無疑將更有利於醫務人員尤其年輕醫生去實現自我價值,還可促進私立診所的發展等。取消編制是大勢所趨,是醫院發展的需要,更是市場的需要。”談到高薪與編制,牟晶直言更喜高薪。

  當“編制”遇到“高薪”, 47.8%的受訪者選擇了“高薪”,明顯高於選擇“編制”(38.0%)的人群。沒有了編制管理的束縛,不再因行政級別而受限,相關領域人才的薪酬也將得到一定程度提高。據此,64.6%的受訪者贊同高校和公立醫院取消編制,“打破限制,實現人才晉升發展”,24.1%的受訪者不贊同,“教育、醫療是國之基礎,國家應兜底”。

  天津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張寶義介紹,取消編制的意思,是取消事業單位編制,但保留事業單位性質。“歸根結底還是為公眾提供服務,需要財政的差額撥款,起到輔助作用。”他還表示,編制是計劃經濟體制下的產物,束縛了高校和公立醫院的發展。“此次取消編制的目的在於實現人才自由流動,促進公平,提高效率”。

  近半受訪者認為取消高校公立醫院編制將加快去行政化步伐

  朱婷婷認為,高校和醫院的工資並不算高,如果取消編制導致相關福利變少,恐會引起相關人員通過不恰當手段來創收,甚至導致高校和醫院出現人才荒的問題。“我認識的一位高校教師曾表示,繼取消雙軌制之後若再取消編制,考慮到高校學術壓力和並不高的薪酬待遇,將動搖她留在高校的決心”。

  “已在編人員如何調整是個大工程,但就醫院來說,會減少不少行政人員,對應的因人設崗問題會改善很大。”牟晶對記者說。

  改革的同時,取消編制在落實過程中也會面臨種種困難。調查顯示,67.8%的受訪者認為改革在落實過程中很可能面臨既得利益者的反對,58.8%的受訪者則著眼於落地執行中的細節處理。其他還有:已在編人員的調整(56.4%),改革帶來的質疑(43.2%)。另有5.0%的受訪者認為改革落實過程沒有什麼問題。

  談到備受關注的已在編人員的安排,張寶義介紹,此次取消編制是“新人新辦法,老人老辦法”。“對於新進的員工,均採用合同制,而已在編人員則保障他們的權益,通過人員自然減少的辦法逐步回收編制。當前年輕人其實反而比較贊成取消編制,沒有了束縛,能依靠自己的能力獲取合理的薪酬,也能實現來去自由”。

  張寶義認為,取消編制容易出現強者更強,弱者更弱的局面。“我國本來就存在發展不平衡問題,因此不能加劇區域不平衡,更不要造成新的不平衡。沒有了編制的束縛,相對貧困或落後地區的頂尖人才會流向發達城市的單位,造成區域間發展的不平衡,這是最大的問題。體現在個人上,因為沒有編制,績效直接掛鈎收入,頂級人才的收入可能是普通者的十幾倍甚至更多”。

  他表示,現在高校和公立醫院實行的是差額撥款,但現在的差額撥款還存在一個問題,就是標準和比例不統一。“像部委的高校是由部委直接撥款,而地方高校由地方政府撥款。經費來源的差別導致的撥款多少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高校發展的不平衡,影響高校教學質量、綜合實力排名等問題,這就要求差額撥款的平衡”。

  張寶義建議,目前可先選擇部分單位進行試點,試點成效好,再進一步推廣,不能一蹴而就。針對可能出現的不平衡,可通過增加補貼、人才補貼等留住人才。而且取消編制後,單位內部要建立完善的聘任機制、晉升機制、管理機制,當然也涉及單位內部的工會建設。

  調查顯示,48.3%的受訪者認為高校和公立醫院取消編制,將加快去行政化步伐,47.7%的受訪者認為能勞者多得,不再受編制束縛。也有44.5%的受訪者擔心高校、醫院或將面臨人才短缺。其他還有:逐步解決部分公共服務領域問題(43.4%),實現人事公平(42.2%),實現人才流動的最優配置(36.9%),造成成本上升(10.8%)。

  在本次調查受訪者中,民營企業人員占31.5%,國有企業人員占22.6%,事業單位人員占16.9%,三資企業人員占15.6%,自主創業人員占4.7%,學生占4.4%,農民工占0.6%,農民占0.4%。

  (來源:中國青年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