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普京決定誰當下任美國總統?美媒稱西方陷恐慌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8-19 15:24:24


  中評社北京8月19日電/美國《紐約時報》網站8月8日發表題為《美國危險的“普京恐慌”》的文章,作者為伊凡·克勒斯特夫,編譯如下:

  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會決定誰當下一任美國總統嗎?我猜不會。但是在閱讀蜂擁而至的有關俄羅斯涉嫌干涉美國政治的評論後,人們也許會產生相反的看法。

  這讓我有點兒想起俄羅斯諷刺作家維克托·佩列溫的荒誕主義中篇小說《焚燒灌木行動》。故事敘述的是一名卑微的俄羅斯中學英語教師,他天生一副洪亮的嗓音,並因此被一項特別情報行動所招募:通過埋在美國總統喬治·W·布什牙齒裡的植入體與他交談。按照克里姆林宮的指示,這位教師偽裝成上帝的聲音,為美國第43任總統出了入侵伊拉克的主意。在這部小說後面的章節裡,我們發現在上世紀80年代,中央情報局曾進行過類似的行動:那一次是偽裝成列寧的幽靈說服戈爾巴喬夫發起改革,從而引發了一連串以蘇聯解體為結局的事件。

  中情局並沒有真的做這件事,儘管它肯定從事過屬於自己的輕率的冷戰陰謀。但是通過把這兩個情節放在一起加以對照,佩列溫強調了莫斯科心中的多疑程度——俄羅斯發生的每一件壞事都是美國秘密行動的結果。儘管佩列溫的這部小說寫於目前這屆美國總統大選之前,但書中的觀點似乎在兩方面都講得通。

  俄羅斯的反美偏執很難被低估。俄羅斯領導人確信2011年和2012年發生在莫斯科的群眾抗議是由國外策劃的,而2013年和2014年的烏克蘭親歐盟示威革命則是在西方的資助和唆使下發動的。對他們來說,甚至連油價下跌也是中情局的陰謀。

  在他們的瘋狂意識中有一種核心常識。由此可見,在對外政策和國內政策的界線變得日益模糊且互相依賴的世界中,對敵人(甚至鄰國)的國內政治的干涉是簡單和可以接受的遊戲部分。

  儘管如此,令人震驚的是同樣的陰謀論思維竟然如此廣泛地彌漫於西方。評論家們認為普京是從英國脫歐到西歐的歐盟懷疑主義浪潮到特朗普在美國崛起的一切事情的幕後黑手。就像克里姆林宮相信西方的暗中作惡無處不在一樣,西方的“普京恐慌”也是如此。普京希望特朗普當下一任美國總統是講得通的(不過他應該小心自己所鐘愛的總統人選)。民主黨人完全有權利對莫斯科可能干涉他們黨內政治表示擔憂。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