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文化交流讓中俄友好根深葉茂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8-20 08:59:54


 
  密切相關的兩國命運
 
  中俄兩國人民有著共同文化記憶的背後,是兩國曾在發展道路上的相互借鑒和幫扶。這裡既有宏大敘事,也有微觀的人物故事。
 
  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為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從此,一系列俄文版的馬列主義經典著作和文學作品開始在中國得到大量翻譯,影響著中國一大批進步人士。
 
  1920年,共產國際派維經斯基等到中國幫助陳獨秀等人建立中國共產黨,這對中國發展的道路選擇有著不同尋常的意義,也促進了中俄文明的交流。
 
  新中國成立後,許多中國人留學蘇聯,大量蘇聯專家來華工作,中俄(蘇)兩國的文化交流和友誼有了更深入的發展。
 
  “他用嚴謹的科學態度和耐心細致的指導,把我這個門外漢帶進了電氣運行領域,並為此學習和工作了一生。”許國勤是東風公司熱電廠退休高級工程師,在他眼裡,藏青色的大衣、黑色的褲子、一雙永遠擦得鋥亮的黑皮鞋是他的老師、蘇聯援華專家基列夫留給他的主要印象。儘管基列夫工作時嚴格要求、不苟言笑,但生活中他愛唱歌跳舞、愛喝酒,與中國員工結下深厚友誼。
 
  這樣事例很多,而這只是千千萬萬個中蘇友好故事中的一個。
 
  豐富廣闊的交流領域
 
  “我代表熱情好客的中國人民,盛情邀請俄羅斯朋友們來中國旅遊,歡迎你們到中國做客,觀賞自然風光,體驗中華文明,增進人民友誼。”在2013年的俄羅斯中國旅遊年開幕式上,習近平主席向俄羅斯人民發出了邀請。如今,中國已是俄羅斯入境游第一大客源國,俄羅斯也於2014年成為中國的第三大旅遊客源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