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日本為拉攏非洲推60個援非項目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8-22 09:13:28


 
  《朝日新聞》稱,日本政府對中國在非洲進行大規模基礎建設投資抱有一定“危機感”,而共同社更是將基建定義為“中日在非競爭的主戰場”。報道特別提到,中企承建了肯尼亞連接內羅畢與東南部城市蒙巴薩的鐵路,“該項目還計劃延伸至周邊國家,成為貫穿東非的大動脈”。肯政府高官介紹說,“這是獨立以來最大的基建項目,能推動GDP提升約1.5%”。日媒評論稱,肯官員這番話強調了中國貢獻之大。此外,中國曾因把獲取資源作為支援基建的回報而受到批評,但現在已發生變化,“由於鋼鐵等產能過剩,對中國而言,非洲作為工業產品出口對象的比重日益增大。為構建可持續性關係,中國已開始支援非洲工業化及農業現代化”。日媒認為,日本將高質量和先進技術作為在基建領域“區別於中國的優勢”,但共同社援引日本三井物產戰略研究所首席研究員白戶圭一的觀點稱,必須注意到非洲國家的需求,“若與對方購買力不匹配,或變成強行推銷”。

  北京大學非洲研究中心副主任劉海方21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與日本或者西方國家相比,中國在非洲的基建優勢首先是成本較低。其次,中國派出的人員較多,發達國家一般不會有太多的一線工人到非洲,比如美國在坦桑尼亞的援建項目,許多是由中方承建。在人員培訓、技術轉讓方面,中國有比較好的親力親為形象。日本在工程建設方面有非常規範化的流程和模式,另外他們的機械化程度很高,工人比較少,但這也意味著建設成本會較高。劉海方表示,中國的基建實力近年來正在增強,但在一些大項目上,單一國家很難解決資金缺口問題,“所以不應該把在非洲搞基建看成是簡單的競爭關係,這需要多方合作,中國對於其他國家加入持積極態度”。

  (來源:環球時報)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