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三七”紙條也是文物
整座符望閣裡,唯一談不上富麗堂皇的,甚至略顯簡陋的是一些貼在墻上的泛黃薄紙片,上面還有墨跡。一進北門的柱子上就貼著一張,寫著“李三七竹框掛屜”。這些也是文物。
王時偉介紹,符望閣內原本懸掛著琳琅滿目的裝飾物,包括書法、繪畫貼落、掛屏、對聯和中堂等,數量龐大。很多裝飾物已經被摘掉,但墻壁上仍留有痕跡——記載著原物的尺寸、形狀和相對位置等。這應該是清室善後委員會在1924年點查清宮文物時所編寫的。
這次點查報告一共分五編。以每一宮或者每一殿文物號數編訂成册。如果物品數量過少,不能成册,就以數個宮殿物品共成一册。其中第一編第一册卷一是乾清宮正殿。
修文物用上現代科技手段
此次符望閣的修繕,在傳統工藝中引入現代化的科技手段。以符望閣藻井為例,工作人員用顯微鏡對其剖面進行分析,首先用吸塵器和軟毛刷除塵,然後用軟刮刀刮除鳥糞。連擦拭過程中使用的水都是提前經過軟化的。一個不起眼的紫檀邊框的清潔也煞費周折。首先需要用吸塵器除塵,然後用中性溶液清潔,再用瑪瑙刀、鬃刷等拋光。
修復現場,棉簽、棉球等醫用品隨處可見。“比如清潔珐琅鑲嵌,就要用棉簽蘸上濃度在2%至4%的專用清潔溶液,一點點擦灰塵,露出原本艶麗的青底黃勾邊兒。”王時偉說,一扇百寶嵌炕沿板裝飾,木質、玉質、象牙骨頭及各寶石類使用不同的溶液,比如貝殼鑲嵌用酒精,紫金石、紅金石等需要且只能用清水。
史料記載,1774年,南方承辦的符望閣隔扇運抵北京後一年,由於溫濕度差異,不少竹質鑲嵌做法便開裂破壞。為了避免重蹈覆轍,此次符望閣修繕增加了“新風系統”,“可以過濾空氣中的有害物質,一定程度上控制溫濕度,為各種不同材質的文物營造更適宜的生存環境。”猛一看,符望閣依舊是舊時的窗紙,但實際上這是一道“紙”窗簾,可以人工開合。固定在雙層玻璃中。王時偉介紹,紙質窗簾最初設計是金屬質地的,現在改成紙質的,主要是為了與環境統一,同時起到密封遮光作用。
難點待解
惟一一處漆紗仍未攻克
符望閣處處透露著乾隆的“有錢任性”。以隔扇為例,它屬於內裝修的一部分,經常用於室內空間分隔。符望閣南側的須彌座上,文物工作者找到了目前宮內惟一一處採用了漆紗的宮宇——三槽漆紗彩繪夾紗隔扇。這無疑是紫禁城裡最別致的一處。
漆紗是一種經緯糾織並滿飾中國傳統大漆的織物,外觀呈均勻而稀疏的方孔狀。漆紗彩繪夾紗正是利用了漆紗舒朗而周正的紗孔,達到隔扇通透而分隔的使用要求。
工作人員先採用基礎化學分析的方法取樣,使用顯微鏡、激光共聚焦顯微鏡、X射線熒光光譜儀、X射線衍射儀、傅立葉顯微紅外光譜儀全面解析其材質及工藝製作。
初步判斷,它由桑蠶絲織物打底,施大漆,漆中含氧化鐵、硫酸鈣,外層採用貼金工藝,金層外塗植物油脂。
漆紗上,裝飾畫足有六層:植物膠、皮紙、大漆、金箔、顔料、植物油脂。王時偉介紹,這項研究將揭開漆紗這項久已失傳的技藝的秘密,為研究清代乾隆年間的工藝製作提供寶貴資料。隨著研究工作的繼續,這些謎團將逐步解開。
(來源:北京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