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G20:中國仍為世界經濟重要引擎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8-23 09:54:53


 
  放眼未來,中國經濟是世界經濟的“壓艙石”——

  對於我國經濟運行趨勢,中央已作出明確判斷:經濟發展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經濟韌性好、潛力足、回旋餘地大的基本特征沒有變,經濟持續增長的良好支撐基礎和條件沒有變,經濟結構調整優化的前進態勢沒有變。

  四個“沒有變”給世界經濟吃下“定心丸”。“G20峰會上,國際社會將重視來自中國的聲音,我們在世界經濟可持續發展中的角色和作用將更加突顯。”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副院長何冬妮說。

  難題中尋方案,中國將為全球經濟轉型升級探路

  截至7月底,今年我國鋼鐵行業退出產能2126萬噸,煤炭行業退出產能9500多萬噸。作為當前經濟工作五大任務之首,去產能初見成效。

  然而,面對資產處置的複雜、人員安置的困難、價格回升的干擾,一些地方和企業去產能的決心有所動搖。

  “儘管如此,我們對全年和整個去產能目標任務的完成充滿信心。”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連維良說。眼下,10個督查組已陸續赴相關省區市開展督查,對落實不力、進度慢和違規新增產能等,要通報、約談直至嚴肅問責。

  結構問題是世界性命題,牽一發而動全身。中國深入實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僅有助於解決當前中國經濟面臨的問題,也將為世界經濟走出困境提供經驗。

  中國經驗推動行動意願。結構性改革頂層設計的出爐,是此前3次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達成的最重要成果之一,確定了改革的9大優先領域和48條指導原則。

  中國經驗提供行動樣本。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說:“擔任二十國集團主席國以來,中國加強宏觀形勢研判和政策協調,主導制定《杭州行動計劃》,為實現‘強勁、可持續和平衡增長’的目標做了大量工作。”

  以結構性改革為著力點的經濟轉型,背後的核心在於發展。通過改革與創新的同步推進,中國經濟總體趨穩向好的態勢更加清晰,未來新動能的加快蓄積更值得期待。今年上半年,我國日均新登記企業1.4萬戶,市場主體更趨活躍,城鎮新增就業717萬人;戰略性新興產業二季度增長11.8%,比一季度加快1.8個百分點。

  杭州峰會更加強調將發展問題置於全球宏觀政策框架的突出位置,也將第一次圍繞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制定行動計劃。

  “沒有轉型發展和包容發展,任何增長都會顯得空洞無力。”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王文說。

  挑戰中顯智慧,中國將為開啟全球治理新局面提供方案

  8月18日,滿載中國貨品的班列從西安國際港務區出發,一路向西奔向波蘭華沙,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新增一條國際物流大通道。目前,這樣的中歐班列累計開行超過2000列。

  “當今世界經濟處在十字路口,經濟全球化存在深層次困境,主要國家經濟金融風險外溢,需求疲軟致使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全球經濟治理轉型的迫切性前所未有。”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陸燕說。

  有效應對挑戰,方顯大國智慧。

  從無到有、由點及面,中國倡導“一帶一路”建設以來,同30多個沿線國家簽署了共建合作協議,一批有影響力的標誌性項目陸續落地,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參與其中。

  從設立金磚銀行到亞投行,從大力推動國際產能合作到推進貿易便利化,中國正不斷增強與世界經濟的“粘合力”,推動世界經濟增長的引擎作用更為彰顯。

  “‘一帶一路’既是極具創新精神的新理念、新構想、新機制,也代表一種面向未來的全球經濟治理新模式。”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研究員陳鳳英說。

  “孤舉者難起,眾行者易趨。”杭州峰會的主題是“構建創新、活力、聯動、包容的世界經濟”,包含開展新一輪全球化和全球治理合作、重構國際貿易投資規則等要義。作為世界經濟的強力引擎,外界對中國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發揮更大作用充滿期待。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說:“如果這次峰會能夠在促進世界自由貿易和推進全球化方面取得共識,對中國和世界都極為有利。同時會向世界證明,中國作為一個崛起中的大國,在促進世界共同發展和繁榮過程中將發揮更大作用。”

  (來源:新華社)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