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暑期檔無過10億影片 院線高喊全是爛片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8-26 10:50:58


 
  今年走進院線的百部電影裡,在豆瓣評分裡超過6分以上的有31部,但在這31部電影裡,有15部都是進口片,而國產片(不含中外合拍片)僅為13部。並且在這13部及格的電影裡,內地與香港合作的電影表現突出,包括《寒戰2》《使徒行者》和《三人行》,而純內地製作、電影評分最高的是小眾文藝片《路邊野餐》,達7.7分,但該影片僅錄得643萬元票房。

  更讓人尷尬的是,今年暑期檔大家默認爛片陣營裡(5分以下)的44部電影,占到了百部院線電影四成以上的份額。並且從製作國別來看,按照藝恩智庫顯示,除了《我最好朋友的婚禮》是中美合拍片以外,其餘43部盡數是國產製造,國產爛片幾乎承包了整個暑期檔。

  在這些豆瓣評分5分以下的爛片中,國產恐怖片占據著明顯的部分,包括《魔都凶音》《魔輪》等8部影片均是國產恐怖片,其中大部分的評分在3分以下。有網友在《筷仙》下面評價到:“都不好意思被別人發現我看了這部電影。”

  國產青春片今年的口碑表現也不盡如人意。今年囊括鮮肉的青春片卻遭遇集體吐槽。

  在國產電影整體失利的情況下,見縫插針擠進來的一些進口片表現如何?從觀眾認可度來看,《魔獸》《X戰警:天啟》《海底總動員2:多莉去哪兒》包括本周上映的《諜影重重5》等好萊塢大片,仍然以7分以上的絕對優勢獲得大多數觀眾的認可。

  不過從票房來看,今年暑期檔中進口片的票房還是明顯遜於去年。

  資深電影人高軍對每經影視記者表示,經歷十幾年中國電影迅速增長,中國電影從今年4月開始,表現出了產能過剩的隱憂。現在每年立項註冊的影片達三到四千部。“有點像煤礦和鋼鐵行業,產能太高,尖端產品太少。粗放式的製作方式,虛高的產能,真正能創造出票房的很有限。現在急需做的,是產能降下來,質量提上去。”

  中國電影產業研究專家劉嘉:當年《一步之遙》首映後,全國影院經理連夜撤場次 觀眾體驗是決定性因素,電影還是靠內容說話 

  今年暑期檔,國產電影票房較去年明顯下滑,類似於去年口碑傳唱的爆款電影也並未出現,暑期檔寒意背後是電影產業的整體“淪陷”。100部電影,105億元票房,四成國產電影遭遇網友用腳投票,豆瓣評分不足5分。這些現象和數據背後,潛藏著什麼?中國的電影是否在輝煌多年之後,如流星般短暫燦爛後便沉寂?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