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多重復合博弈下台灣當局南海政策的新發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10-18 00:42:56


 
  (三)植根於政治環境的台灣南海政策實施

  南海事務需要長期的經營與管理,政策一旦制定就要長期實施。然而,台灣的南海政策受國際政治格局、兩岸政治互信和台灣內政治環境的影響,政策執行時而積極,時而低調,往往是針對某些特定或突發事件採取的臨時回應。台灣南海政策的執行受到政治環境的影響,馬英九的南海政策主要內容沒有變化,但在實際執行過程中由於受政治環境的影響,其實已經發生了變化。如原來提出解決南海問題的“時際法”,在美國的反彈後就退為奉行《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台灣只能根據政治環境選擇適當的執行工具,選擇相對靈活的方式維護自身的政治經濟利益,如積極以私人身份參與南海問題的“亞太安全合作理事會”及“處理南中國海潛在衝突研討會”。當然,國際政治、兩岸政治和島內政治環境交錯影響,台灣當局需要統籌考慮,有所取捨,如馬英九登太平島具有多重目的,在台灣大選前聽了美國的建議,但大選後就從島內政治環境出發不顧美國的反對登島。

  具體來說,在國際政治層面,台灣的南海政策實施主要是受到台美、台日和台灣與東南亞關係的影響,尤其是日本對台灣安全的重要性僅次於美國。因為台灣長期堅持“親美友日”的政策,積極推進與東南亞各國的經貿關係,而一旦這些國家共同與中國大陸處於相對方向,台灣作為南海爭端的低調聲索者符合各方的期待。⑱然而,由於“中菲南海仲裁案”中菲律賓提交的證據將太平島降為礁,仲裁結果對太平島產生實質影響,這關係到重大主權問題,馬英九登上太平島等於向國際社會宣示太平島是真正的島嶼,表明捍衛南海疆域的決心。蔡政府在受到民意壓力的情形下,近日也派“內政部長”登島,彰顯太平島主權。

  在兩岸政治關係層面,南海問題與兩岸問題緊密相關,互相牽制,在一定程度上,兩岸問題是南海問題的肇始。一旦兩岸問題解決中國則完全取得南海問題的主動權,南海合作可以夯實兩岸政治互信。正是當年兩岸分隔使美國在對日和約中對南海諸島歸屬問題上模糊規定,為未來南海問題的產生和升溫埋下了導火索。台灣在很長一段時間為了避免和東南亞各國關係惡化,在南海問題上消極應對。由於南海涉及台灣的國際空間以及兩岸的軍事安全等政治敏感事務,政治善意累積仍然不夠,關係台灣的“國家安全”。雖然兩岸在資源開發等方面具有共有利益,但對台灣來說遠遠不如政治安全重要。習馬會對台灣南海政策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馬英九登島就是建立在兩岸共有默契的基礎上。只有兩岸關係保持正確的方向,建立兩岸集體身份的認同,台灣的南海政策才不會偏離軌道。

  在台灣島內政治層面,台灣當局在南海問題上的立場和態度受島內政治生態的影響,內部“統獨”意識分立,雙方的共識凝聚仍然不足。兩岸合作是“台獨”勢力不願意看到的,完全配合美國的“亞太再平衡”戰略則會引發民意反彈,喪失政治正當性。當然,台灣當局也採取了一些實際措施來提升民眾對南海的認知,如選擇以生態環境保護和太平島主權捍衛能夠取得最大公約數,可以強化台灣當局在南海地區的實際存在。在大選後馬英九登太平島並通知蔡英文派人一同前往則表明了站在“中華民國”的角度表明政府的立場,告誡蔡英文既然遵循“中華民國憲政體制”和維持兩岸現狀就應該謹慎以待南海政策。

  結語

  南海爭議有著政治、經濟和戰略的深刻背景,台灣的南海政策既要符合台灣的自身定位,也要符合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趨勢,也要維護台灣涉外關係。目前,南海事務逐漸呈現多重復合博弈結構,民進黨完全執政也對兩岸關係帶來了新考驗,這是台灣當局南海政策演變的基點,大陸有必要採取策略性對策來因應。兩岸南海合作仍然存在著諸多問題,需要在多重復合博弈中相向而行,拓寬兩岸共同利益的政策空間,打造兩岸南海利益共同體,共同維護國家海洋領土與主權完整。在多重復合博弈結構下,大陸應該採取種種措施使兩岸形成利益共同體來對抗第三者,拓寬台灣的國際空間,改變台灣民眾對大陸的刻板印象,增進國家認同,這樣才能使台灣當局的南海政策不至於脫軌。

  注釋

  ① 楊光海《日本介入南海爭端的新動向及新特點》,《和平與發展》2015年第5期。

  ②張學昆《印度介入南海問題的動因及路徑分析》,《國際論壇》2015年第6期。

  ③《澳大利亞考慮在南海軍演 將進爭議水域12海浬》,鳳凰網,http://news.ifeng.com/a/20160126/47237750_0.shtml,最後訪問日期:2016-02-08.

  ④孫國祥《論東盟對南海爭端的共識與立場》,《問題與研究》2014年第2期。

  ⑤張學昆《東南亞國家對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的認知差異分析》,《國際論壇》2015年第5期。

  ⑥朱中博《涉台外交領域的若干前沿問題與思考》,《國際政治研究》2014年第6期。

  ⑦《美軍艦進南海“國安局長”建議台灣不要表態》,中評網,http://www.zhgpl.com/doc/1039/7/3/9/103973952&mdate=1022172511,最後訪問日期:2015-11-27.

  ⑧李龍《論南海主權爭端解決“五國六方”動議的不可行性》,《太平洋學報》2015年第3期。

  ⑨張華《蔡英文的南海政策及其影響》,《中國評論》2015年10月號。

  ⑩《民進黨:堅持南海主權立場不變》,中評網,http://www.crntt.com/doc/1041/0/3/3/104103392.html,最後訪問日期:2016-02-07.

  ⑪《蔡:南海爭議應遵循海洋法與國際海洋公約處理》,中評網,http://www.crntt.com/doc/1039/8/9/1/103989195.html,最後訪問日期:2016-02-07.

  ⑫陳欣之《南沙主權糾紛對台海兩岸關係的意義與影響》,《問題與研究》1999年第7期。

  ⑬石之瑜《以領海“無聲一中”超越“九二共識”》,聯合早報網,http://www.zaobao.com/forum/views/world/story20160206-579352,最後訪問日期:2016-02-06.

  ⑭翁明賢《建構兩岸海洋事務合作的集體身份路徑分析》,《台海研究》2014年第3期。

  ⑮范宏偉、王虎《台灣當局南海政策演變之研究》,《台灣研究》2013年第5期。

  ⑯李龍《論兩岸合作維護中國南海主權的合作空間——基於三個影響因素的分析》,《台灣研究集刊》2015年第4期。

  ⑰馮梁、王維、周亦民《兩岸南海政策:歷史分析與合作基礎》,《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2010年第4期。

  ⑱黃日涵、張華《台灣在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中的角色及其影響》,《美國研究》2015年第4期。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6年9月號,總第225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