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保監會出手摸底萬能險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8-27 10:25:11


  中評社北京8月27日電/儘管今年3月份,保監會曾下發“緊箍咒”約束高現價萬能險產品,但半年來萬能險銷售勢頭依然火熱。此外,險資在資本市場上不斷舉牌的高調行徑,也讓監管部門難以鬆一口氣。據悉,近期保監會在行業內部下發緊急通知,要求各人身險公司報送2016年1月至6月萬能險業務數據,全面摸底萬能險。

  業內人士認為,監管層督導行動持續加強,未來中小險企倚重萬能險的做法將受到更嚴厲的監管,主動轉型不可避免。

  萬能險遭遇高壓政策

  萬能險到了中國,發展路徑發生了質的變化。與成熟國家的發展路徑不同,國內萬能險主要靠高現價產品驅動,而成熟地區並無高現價產品。

  國信證券分析師陳福指出,萬能險區別於其他險種的最明顯特征是結算利率,也就是保險公司需要支付給保戶的具有剛性兌付性質的資金成本。由於萬能險的高現價特征,保戶的持有期間一般較短,更多以投資理財的目的持有。根據保險業協會披露的規模保費數據,若用“保戶儲金及投資款”占規模保費的比重表示萬能險在行業規模保費中的貢獻,該指標已經從2013年的22.9%提升至今年上半年的35.5%。

  針對這樣的行業激進現象,今年3月,保監會曾專門發布《關於規範中短存續期人身保險產品的有關通知》,將中短存續期產品的範疇從產品實際存續期間由不滿3年擴大至不滿5年;保險公司中短存續期產品年度保費收入應控制在公司投入資本和淨資產較大者的2倍以內;存續期限不滿1年的中短存續期產品立即停售。

  對於“緊箍咒”下發的原因,保監會人身保險監管部主任袁序成認為,“中短存續期產品順應需求,並具有收益穩定、透明度高、銷售誤導少等特點,得到了持續快速發展,但由於各保險公司發展策略有所不同,經營管理水平也存在差異,個別公司面臨資產負債不匹配、現金流不足的風險隱患。”

  今年4月以來,相比之前,萬能險雖有所降溫,但依靠萬能險做大保費規模的現象依然存在。保監會公布的1月至6月保戶投資款數據顯示,上半年萬能險規模保費同比去年仍然有超過100%的增長。

  近期不少險企在資本市場上高調舉牌的行為,更是引發了市場關於險資杠杆率的擔憂。

  或許是出於對風險隱患的擔憂,據報道,保監會近期又再度向行業內部下發緊急通知,要求各人身險公司報送2016年1月至6月萬能險業務數據,主要填報各預期存續期限下的規模保費收入和產品情況,摸底資產負債匹配及利差等具體現狀。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