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吉林經濟調研:滾石上山,注入澎湃新動力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8-29 09:30:35


 

  創新:“無中生有”創造市場

  新舊動能轉換中,如何讓傳統產業升級提質、新產業蓬勃生長?吉林的答案是創新驅動。

  7月26日,在吉林省委十屆七次全會上,省委書記巴音朝魯說:“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途徑,就是要通過科技創新改造傳統產業、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推動產業結構由低端向中高端轉換,促進經濟由低質量低效益的粗放式增長向高質量高效益的集約式增長轉型。”

  “吉林一號”衛星成功發射是業內的一件大事。這是我國第一顆以一個省的名義冠名發射的衛星,是我國第一顆自主研發的“星載一體化”商用衛星,也是我國第一顆自主研發的米級高清動態視頻衛星。這標誌著我國航天遙感應用領域商業化、產業化發展邁出重要一步。

  位於長春高新區的吉星大廈就是“吉林一號”的家。一層大廳內,一組衛星等比模型讓人眼前一亮。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董秘、總經理助理王棟告訴《經濟日報》記者,“‘吉林一號’實現了百分之百國產化,去年發射是一箭4星,包括1顆光學遙感衛星、2顆視頻衛星和1顆技術驗證衛星。它能為客戶提供圖片和視頻,發回的信息可用於防災減災、農業、交通管理等。”這位80後對航天事業充滿激情,他說,“‘吉林一號’最大的亮點是星載一體化,以光學相機為中心,從客戶需求出發,實現了系統最優、可靠性更高、成本更低”。今年,他們還將發射10顆衛星,2030年實現在軌運行138顆,完成衛星組網,全球任一點拍攝平均只需10分鐘,用“空天地”一體化的遙感信息服務全球。

  “吉林一號”一飛衝天,得益於吉林省委、省政府的推動,得益於吉林擁有大院大所的優勢,也得益於市場化運作方式。

  2006年,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開始星載一體化衛星的研製工作。2012年至2015年,吉林省政府工作報告連續4年將“吉林一號”衛星項目作為吉林省產業結構調整重大項目全力推動。2014年12月份,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公司成立之初,吉林省中小企業及民營經濟發展基金注資2億元。一系列戰略舉措,確保了“吉林一號”衛星研製生產快速推進。

  像“吉林一號”這樣的故事還有不少。隨著培育新興產業力度的不斷加大,醫藥健康、裝備製造、電子信息和旅遊業成為吉林優勢產業“新四樣”。2015年,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達到3510億元,增長10.1%,今年上半年,新興產業同比增長8.8%。吉林省工信廳副廳長孫大維說,“今年上半年,吉林工業經濟穩中有優,新產業、新增長點不斷湧現。比如,超高密度LED顯示屏等9個項目實現批量生產,我國首列混合動力型動車組、無人駕駛地鐵在長客公司完成研發製造,新產業漸成規模”。

  攻堅:強力推動補上短板

  吉林省是農業強省、工業大省,但服務業發展比較滯後。全面振興吉林,需要補上服務業這個短板。吉林省已進入工業化中後期階段,讓服務業成為發展新引擎非常緊迫。

  今年春節後的第一個工作日,吉林省就召開服務業發展攻堅視頻大會,打響了一場事關吉林省經濟轉型、結構調整的服務業攻堅戰。隨後,34條支持意見和16項配套政策措施很快出台,各地紛紛行動起來。

  小城琿春位於中俄朝三國交界處,素以“雁鳴聞三國,虎嘯驚三疆”而聞名。圖們江水在這裡流淌,綠色是這裡的底色。這裡是國家級的森林城市、園林城市、衛生城市。琿春市委書記高玉龍總是熱情地推介當地是虎豹之鄉、長壽之鄉、避暑聖地,春天有賞雁節,夏天有野生紅蓮,秋天有富硒蘋果采摘節,冬季玩冰雪。去年“十一”黃金周前,高鐵通到這個小城,25萬人口的琿春7天中湧進22萬遊客,賓館一床難求。這既讓他們看到了短板,也發現了商機。

  依托生態資源、區位優勢,琿春努力擺脫對煤炭、有色金屬的依賴,做強海產品加工、旅遊等新產業,產業結構更趨合理。服務業的發展讓琿春充滿魅力,每年有近30萬人次的俄羅斯遊客到訪。據不完全統計,已有200餘戶俄羅斯家庭在當地買房。2013年,琿春市專門成立了國際人才服務聯絡中心,成為外國人“了解琿春的窗口,解決難題的幫手”。

  新動力帶來新變化。今年上半年,吉林省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3.1個百分點,工業占比下降3.2個百分點,服務業增速高於工業2.4個百分點。新變化增強了人們發展的信心和定力。轉型升級,吉林堅定地走在路上。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