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研究稱亞非8國寨卡疫情爆發風險最高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9-03 09:46:12


 
  “我們的大目標是要讓人們提前窺見寨卡疫情的下一輪前線。目前這些地區對寨卡的關注度並不高,”研究作者之一、多倫多聖邁克爾醫院的傳染病醫生、科學家卡姆蘭·阿克汗說,“如果你正在考慮如何利用資源,那麼將時間和精力花在這項研究上是再好不過的選擇了,你可以充分利用資源。”

  報道稱,在新加坡爆發寨卡疫情之前,該項研究就已經完成了。阿克汗說,如果那裡的情況繼續惡化,那麼疫情就有可能在亞洲散播開來。鑒於感染寨卡病毒後有4/5的人沒有症狀,因此新加坡感染案例的實際數字可能要遠遠超出官方9月1日所證實的151例。

  “眾所周知,新加坡是一個十分關鍵的交通樞紐,從新加坡到南亞的人口流動量很大,”阿克汗說。

  報道稱,研究人員模擬出了寨卡傳播的三種可能的情況。第一種情況是基於與寨卡病毒非常近似的登革病毒的傳播特性來進行預測的。第二種情況劃出了埃及伊蚊——即傳播疾病的主要媒介昆蟲的所在區域。第三種情況則列出了埃及伊蚊和白紋伊蚊的所在地區。後者雖然效力不如前者,但也屬於疾病傳播介質。

  其中最大的未知數是亞非地區對寨卡病毒的免疫度究竟如何。據悉,病毒在亞非大陸均出現了零星散發。目前尚不清楚如果該地區人群之前感染過其他種類的病毒,在美洲廣泛傳播的病毒種類會否對這一人群產生不同影響。

  此外,兩名並未參與該研究的科研人員同時寫道:“大規模流行的一個重要的先決條件是存在初次免疫人群。這是高危國家名單中的一個重大未知數。”

  阿姆斯特丹大學熱帶醫學與旅行醫學中心的亞伯拉罕·霍爾赫伊斯和馬丁·格羅比斯寫道,最樂觀的情況就是“亞洲和非洲存在之前未知的大範圍寨卡病毒免疫。”

  (來源:參考消息網)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