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跨行”世界銀行行長金墉:在質疑聲中前行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9-06 10:53:03


 
  世行駐出資國的辦事處開始抱怨:預算少了,而新任命的“全球實務”主管似乎更專注於敦促行長對窮國加大援助。下崗計劃更加劇了人心不安。不少員工擔心改革改掉了自己飯碗,有些已另謀出路。

  在近期《外交政策》發表的文章中,金墉說:“為實現真正改變,你必須要犧牲一些工作崗位。大家不會喜歡這件事,也是完全可以理解。”

  【跨行的煩惱】

  在這樣的氣氛中,對金墉“外行人管世行”的質疑越來越深。

  金墉1959年生於韓國首爾,5歲隨家人移居美國,獲哈佛大學博士學位,曾任哈佛大學醫學教授、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顧問、達特茅斯學院校長。與前任們不同,金墉上任前並無經濟或融資方面工作經驗,在華盛頓政治圈中也不是熟面孔。因此,2012年奧巴馬提名他為世行行長候選人時,美國媒體紛紛表示驚詫。

  《紐約時報》援引一些知情官員的話說,金墉是時任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推薦給奧巴馬的。他在改善窮國醫療衛生狀況方面經驗豐富,聲望卓著,2006年因成功推進發展中國家防治艾滋病和肺結核感染,而上了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的“世界100名最具影響力人物”榜單,也因此與活躍於慈善界的克林頓夫婦熟識。不過,金墉當校長的3年不太順利,校學生會曾批評他在學校預算等問題上不夠公開透明。

  為說服世行其他股東認可提名,奧巴馬政府當年頗費一番口舌。世行2012年首次開放其他國家提名行長候選人,尼日利亞財長恩戈齊·奧孔喬就被視為有力競爭者,但金墉還是順利當選。

  上任後,金墉任命不少非金融領域的“外人”擔任世行高級職務,又從麥肯錫和布茲-艾倫-漢密爾頓控股公司挖來一幫咨詢師當顧問,也觸動一些“內部人”神經。

  在一些政界名流與國際媒體看來,金墉讓世行介入應對氣候變化運動、援助埃博拉疫情地區的創新舉措閃耀著人道主義光輝,但在世行內部卻不討好。有些人認為這是他又一個“不務正業”的證明。“去年他是‘氣候變化先生’,現在又成了‘埃博拉先生’,”《經濟學人》2014年一篇報道曾援引一名與金親近的下屬的話如此評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