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國家信訪局:網上信訪受理率、辦結率超八成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9-07 10:32:47


  中評社北京9月7日電/今年7月7日,山東省萊蕪市鋼城區的崔先生想反映村裡無故取消其父親低保問題,沒過多久,信訪人就在滿意度評價欄目裡留言說:“謝謝你們,問題已解決,很令人滿意!這個平台很好,應該好好推廣一下。” 

  崔先生想讓更多人知道的這個平台是什麼?原來,自2016年7月1日起,國家信訪局就開通了手機信訪平台。崔先生通過登錄“手機信訪”APP反映問題後,國家投訴受理辦公室依照規定予以辦理,轉交後責任單位當日就出具了告知書,問題就地得到圓滿解決。

  國家信訪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張恩璽介紹,為了適應移動互聯的發展形勢,進一步拓寬信訪渠道,方便信訪群眾,國家信訪局在現有網上信訪基礎上,研發了“手機信訪”平台。該平台包括手機網站和手機客戶端,主要具備三項功能:一是可以用手機進行投訴和提出建議;二是可以用手機查詢信訪事項辦理情況並進行滿意度評價;三是如果網上投訴註冊用戶密碼丟失,可以用手機找回。

  但同時,國家信訪局工作人員也提醒信訪人,在網上信訪中需要注意幾點:為了方便投訴受理,信訪人通過手機信訪客戶端註冊賬戶需要填寫真實的個人信息;提出的信訪事項應當客觀真實,並對所提供材料內容的真實性負責;不得捏造、歪曲事項,不得誣告、陷害他人。

  通過手機信訪還是個新事物,但對於熟悉移動互聯生活方式的中青年群體來說卻不陌生。據國家信訪局統計,在開通手機信訪平台的當月,在該平台反映訴求人員的平均年齡為39.4歲,低於通過其他方式網上信訪人員。其中,20歲至49歲之間的中青年占80.1%。

  “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把信訪工作嵌入互聯網,帶來的不僅是快捷便利,更是全程的陽光透明。2013年7月1日,國家信訪局全面放開網上投訴受理內容,3個月內群眾通過國家信訪局門戶網站提交的網上信訪事項就達10萬餘件次,同比增加了280%。而到了2015年1月1日,國家信訪信息系統正式上線運行,依托互聯網搭建起集投訴、辦理、查詢、跟蹤、監督、評價等於一體的全國網上信訪平台,信訪事項的群眾滿意度評價工作也同步全面展開。

  國家信訪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網上信訪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群眾足不出戶即可隨時隨地提交訴求,有關部門及時接收,加快信訪事項流轉速度,有的當天即可轉送或交辦有關責任單位,辦理答覆周期比信訪條例規定的時間大幅縮短。2016年上半年,全國網上信訪事項及時受理率、按期辦結率均在83%以上。

  此外,國家信訪局微信公眾號也已於9月1日開通運行。記者體驗發現,國家信訪局微信公眾號設置有“信訪資訊”“信訪指南”“網上信訪”三項功能。公眾通過國家信訪局門戶網站掃描二維碼,或在微信中查找“國家信訪局”,關注該微信號,即可在“網上信訪”通道提交投訴請求或提出建議,也可查詢信訪事項辦理情況並進行滿意度評價。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