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福建安溪電信詐騙:窩點轉向外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9-12 09:54:26


  中評社北京9月12日電/近日,山東、廣東發生3起學生遭遇電信詐騙案件,導致受害者猝死或自殺,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公安部9日公布3起案件案情,其中多名犯罪嫌疑人來自福建安溪,包括徐玉玉案的3名犯罪嫌疑人,宋振寧案的主要犯罪嫌疑人上官某等。

  公安部相關負責人表示,要堅決拔掉一批地域性職業電信詐騙犯罪的“釘子”,堅決扭轉重點地區輸出犯罪危害全國的狀況。

  地域性有組織犯罪特征明顯,犯罪嫌疑人多是無業年輕人

  8月28日,最後一名在逃的公安部A級通緝令嫌疑人鄭賢聰向警方自首,徐玉玉案6名犯罪嫌疑人全部落網。這6名嫌疑人有5人來自福建泉州,其中3名是安溪人。

  犯罪嫌疑人陳文輝、陳福地是安溪白瀨鄉下鎮村人。多位村民告訴記者,陳文輝、陳福地都是20出頭,初中沒畢業就輟學外出打工,但吃不了苦,也沒學到一技之長,在外沒賺到什麼錢。

  下鎮村地處閩南大山深處,全村5000多人,家家戶戶種茶。村支部委員陳光義告訴記者,儘管這幾年茶葉市場不景氣,但如果陳文輝、陳福地這些年輕人肯吃苦,踏踏實實種茶,一年賺個七八萬甚至十幾萬元沒問題。

  陳光義說:“關鍵還是他們好吃懶做,覺得搞詐騙來錢快,才走上了犯罪道路。”

  陳文輝等人從事詐騙的經歷在安溪具有代表性。2000年前後,一些台灣籍犯罪嫌疑人在閩南地區招聘人員,設立窩點,編造各類虛假信息,誘騙受害者通過ATM機進行轉賬操作。這類犯罪成本低、利潤大、易複制,很快在安溪滋生蔓延。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