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評鏡頭:人民大會堂第一廳--金色大廳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9-19 00:15:37


金色大廳內飾(中評社 秦正陽攝)
  中評社北京9月19日電(記者 秦正陽)“壯哉中華,雄踞東方。五岳崢嶸,柱立禹甸……”,在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里,懸掛著啟功先生的弟子張志和撰文並書寫的書法作品《中華頌》。20根朱紅漆金巨柱撐起一片富麗堂皇的天花藻井,5盞金光閃閃的巨型吊燈從穹頂垂下。廳內雕梁畫棟,挑檐飛角,盡顯中國建築的尊貴典雅,而彩色玻璃、藝術銅雕、石材雕刻、高強吊膠飾線等新型建築材料的巧妙使用,又為大廳增添了時尚靚麗。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是是人民大會堂三樓中央大廳,這裡是中國共產黨黨和中國國家領導人接見外國政要和各國大使遞交國書的重要場所,舉行最高規格新聞發布會的場地,是中國重大政經政策發布的“窗口”,號稱人民大會堂“第一廳”。“金色大廳”從一個側面見證了中國的發展進程。

  我們今天看到的金色大廳是在2009年翻新改造後的產物。始建於1959年的“金色大廳”面臨徹底的翻新改造。改造前的金色大廳的天花板為木結構,因管線老化存在火災隱患;當年施工在冬季,在澆築混凝土時添加了氯化鉀,現使其中的鋼筋銹蝕,需要加固;原設計為休息廳,但現在已經是國家重要活動的場所,聲學達不到要求,燈光照度不夠,空調溫度不夠,冬季時大型宴會飯菜往往端上來就涼了;不隔音,噪聲經常通過風道傳到其他空間,影響工作;“金色大廳”是新聞記者們起的名字,但是它與赫赫有名的維也納、克里姆林宮的“金色大廳”相比,存在較大差距。

  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經過2009年全新裝修改造後的國家接待廳(金色大廳),富麗堂皇,典雅大方。除了保持了原有的歷史風格特點,又展示了祖國改革開發以來的豐功偉績,實現了民族傳統藝術和時代精神的合理的有機結合,使用功能和象徵的完美統一,被譽為現代裝飾的經典之作。

  新的“金色大廳”裝飾設計工作由清華大學建築學院資深教授王煒鈺主持,歷時兩年。這位80多歲的老人是一代才女林徽因的表妹,曾承擔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毛主席紀念堂等重大設計任務。根據她的設計,“金色大廳”要把中國傳統裝飾風格和西洋古典建築風格相結合,“在燈光、音響等方面也會更現代一些,但裝飾上傳統的東西比以前要多。在中西結合的同時,這個大廳一定要有民族的特色,將來在國際上要成為建築裝飾的典範,讓金色大廳成為一個‘中國符號!’”
  
  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的聲學設計也是改造工程的難點之一。由於整個大廳的裝飾材料均採用石材,因此,天花成為唯一可布置吸音材料的部位,整個大廳天花除去局部造型複雜的部分,均採用穿孔金屬吸音板,而大量的瀝粉貼金彩畫也是在穿孔金屬板上完成的,難度可想而知。另外,三層回廊的東西牆面在清華同衡規劃設計院聲學專家石慧斌的要求下,向上傾斜3度,最終使金色大廳的混響時間空插達到2.5秒,500人為2.3秒,1000人為2.1秒(改造前三層中央大廳混響時間為4秒)。聲學專家創造性的解決了大會堂幾十年來一直無法解決的聲學問題,滿足了大廳的使用要求。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