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脫歐後的英國教育改革:“亞洲化”趨勢不減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9-20 10:04:28


 
  不僅如此,像特蕾莎·梅這樣從文法學校而非私校畢業的下議院議員不在少數。而英國輿觀調查公司今年8月的一項調查顯示,接近60%的保守黨人支持建設文法學校,這一數字高於英國人38%的平均支持率。

  在英國,現代概念的重點學校是從二戰即將結束時開始的。“1944年英國教育法案”,把英國的公立中學分為兩大類型,作為重點中學的“文法中學”,Grammar schools 與“現代中學”,Secondary modern schools。

  重點中學注重掌握知識,為學生進入大學接受高等教育做準備。學校通過考試擇優錄取。現代中學則側重掌握技能,為學生進入就業市場做準備,學生就近自動升入中學。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這種擇優分類教育體系受到很大質疑,反對者認為它加深了階級分化和中產階級的特權。

  1965年,工黨政府下令地方教育當局逐步廢除重點中學,將兩種類型合二為一,都辦成“普通中學”,Comprehensive schools,這些“普通中學”不需要考試,實施就近入學原則。

  只有部分地區在保守黨的堅持下,得以保留了一些文法學校。

  1998年,工黨政府又通過了一個新法案,以法律形式禁止成立任何新的以考試擇優錄取為招生原則的重點中學,理由是這種學校鼓勵社會分化,讓條件比較好的學生有機會接受更好的教育。

  在這樣的政策下,英格蘭現存的163所重點中學(蘇格蘭和威爾士已全部取消)就成了不少英國家長學生趨之若鶩的地方”,其入學考試競爭之激烈,不亞於中國的中考。

  據英國媒體報道,不少文法學校都有優先錄取本區內考生的政策,不少家長不惜賣房搬家或在學校附近租“二房”,以求增大孩子的錄取機會。一所重點中小學附近的房子,因學校造成的“通脹率”可達10%-15%。

  不少批評者說,家長正在用錢給孩子考入重點中學鋪路,英國中產階級正在把窮孩子擠出重點中學。

  對於現存的教育矛盾,英國首相特蕾莎·梅表示 ,“現實是,我們的教育體系中已經存在選擇,房價的選擇,財富的選擇”。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