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浙江水鄉成“博士村” 走出553名大學生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9-26 09:52:18


 

  自古讀書蔚然成風

  村內開過三個“念館”

  很多人好奇,為什麼古淵村的孩子這麼會讀書?

  據了解,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村莊比較貧窮,孩子上學吃的是梅幹菜,可是個個懂事。

  在李惠康看來,這是村莊“基因”好,而這個基因其實是傳統。

  記者走在村內,只見一座座古民居保留完好,燕貽堂、崇德堂,還有剛剛被修繕的禦史第牌樓等,都見證了村落的悠久文化和歷史。尊重傳統,“愛讀書”,在這裡絕對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

  李惠康帶記者來到村內一座“念館”舊址,如今只剩下一塊年代久遠的石碑,但村民仍然不舍得將它丟棄。

  所謂“念館”,就是古代的私塾。在明清時期最興盛的時候,村裡開辦有三個私塾,不僅吸納本村的孩子念書,還吸引東陽老城及附近諸暨、永康、磐安一帶的孩子來讀書。

  歷史上的古淵頭村就出過不少有學識的人。明中葉至清末,先後有進士1人,中舉2人,進學74人。清朝的李景蓮,因捕捉要犯有功,被乾隆皇帝嘉獎稱“能事可嘉”;同時代的李鳳雛,所撰史書《春秋傳記》五十一卷,被收入《四庫全書》……

  一個老村民說,不管是種田的農民還是村裡鄉紳,都有一個不成文的共識:子孫必須讀書識字。“惟有讀書高”在這裡是百年不破的真諦,這一傳統代代相傳。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