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光明日報:獻給人類精神宇宙的壯麗日出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10-11 10:05:22


 
  理想信念戰勝敵人的圍追堵截

  ——“叫花子和龍王比寶”,“叫花子”贏了

  這不是一場勢均力敵的較量。一方集中了整個國家的優勢資源,兵強馬剽;一方常常衣不蔽體、食不果腹,每百人僅僅40支槍。敵我力量之比,曾高達40:3。毛澤東將之喻為“叫花子和龍王比寶”。然而,“河出潼關,因有太華抵抗而水力益增其奔猛;風回三峽,因有巫山為隔而風力益增其怒號”,在紅軍這支由革命理想與信念武裝的鋼鐵隊伍面前,壓力越強,意志越堅;挫折越大,越挫越勇。

  很難從世界軍事史中找出一支比紅軍還要年輕的軍隊:9位元帥長征時平均年齡36.5歲,8位大將為31.7歲,48位上將為25.9歲。戰鬥員平均不到20歲,14~18歲的占40%。最小的“紅小鬼”7歲。常常能見到十幾歲就少一只胳膊的小戰士,他們依舊精神飽滿,鬥志昂揚。

  很難還原紅軍長征路線圖,那完全是“一團亂麻”:白天,數萬人的隊伍在山巒的巨大褶皺中緩慢蠕動;夜晚,高擎的火炬點燃了中國大地上最明亮的行軍。“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毛澤東等人運用長期鬥爭總結出的十六字訣,穿插、迂回、分割、包圍,聲東擊西,調虎離山……國民黨軍隊飽受其苦,蔣介石說紅軍“任意竄渡大河巨川”。只是這“任意”背後,有著非比尋常的代價。1935年5月,紅軍兵臨大渡河。蔣介石急調10萬大軍,準備將“赤匪”一舉圍殲在石達開覆滅之地。紅一軍團二師四團接到命令:一天之內必須暴走240裡,奪取瀘定橋。那一夜暴雨瓢潑,伸手不見五指。紅軍在崖壁鑿出的崎嶇小道上急行軍,一腳踏空就會跌得粉身碎骨。黨員被分散到戰士們中間,用繩子把體力不支的戰士綁在自己身上,同生共死。餓了就邊跑邊讓戰士們喝一口雨水,再嚼一口生大米。瀘定橋上光溜溜的十三根鐵索搖搖晃晃。鐵索下是萬丈深淵。敵人叫囂:“有種你們飛過來!”22位紅軍勇士硬是冒著彈雨,一手握槍,一手抓索,毫無畏懼地向對岸靠近。

  很難找到比紅軍還要巨大的犧牲:湘江一戰,中央紅軍8.6萬人銳減至3萬人;10922人的第八軍團,戰鬥人員僅剩600餘人,“炊事員挑著飯擔子看到香噴噴的米飯沒人吃,邊走邊哭”。贛州水口一戰,雙方肉搏,河水因注入太多的鮮血而流動遲緩。紅六軍團甘溪羊東坳一戰,400位農民花了整整一天,才將紅軍遺體全部掩埋。

  還有更大的犧牲:1934—1937年,蘇區被國民黨殺害的紅軍家屬達80萬人。徐海東家族被殺66人。賀龍一家被殺100多人。

  最令人悲傷的是女紅軍的生產。在嚴寒的行軍途中,毛澤東與賀子珍的第四個孩子艱難降生了,這個可憐的女嬰還來不及喝上一口母乳,就被迫送給深山孤零零的一位瞎眼老婆婆。國家政治保衛局局長鄧發的妻子分娩時,疼得打滾,敵人的槍聲越來越近。紅五軍團軍團長董振堂下令:“生孩子需要多長時間,就給我頂多長時間!”戰士們就在幾百米遠的地方殊死阻擊兩個小時後,孩子出生了。有官兵埋怨說,為了一個孩子讓一個團打阻擊,不值得。董振堂火了,他說:“我們今天革命打仗,不就是為了他們的明天嗎?”兩年後,這位軍團長壯烈犧牲,國民黨將領馬步芳割下他的頭顱,掛在城門上。這讓人想起德國哲學家康德說過的話——人類最震撼的秉性,就在於為他人而工作,為後代而犧牲。

  紅軍強渡烏江後,逃回來的黔軍都說,紅軍個個身穿盔甲,騎著“水馬”,行走江上如履平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