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國務院:僵屍企業失信企業嚴禁作債轉股對象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10-11 11:43:32


  中評社北京10月11日電/近日,國務院印發《關於積極穩妥降低企業杠杆率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積極穩妥降低企業杠杆率工作作出部署。

  《意見》提出了積極穩妥降低企業杠杆率的主要途徑。一是積極推進企業兼並重組,提高資源整合與使用效率;二是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強化自我約束,形成降低企業杠杆率的長效機制;三是多措並舉盤活企業存量資產,在做好存量資產清理、整合工作的基礎上採取多種形式予以盤活;四是多方式優化企業債務結構,降低企業財務負擔;五是有序開展市場化銀行債權轉股權,幫助發展前景良好但遇到暫時困難的優質企業渡過難關;六是依法依規實施企業破產,因企制宜實施企業破產清算、重整與和解;七是積極發展股權融資,形成合理的融資結構。

  《意見》要求,政府要為積極穩妥降低企業杠杆率創造良好的環境。政府在降低企業杠杆率工作中的職責是制定規則,完善政策,適當引導,依法監督,做好職工合法權益保護等社會保障兜底工作;在引導降低企業杠杆率過程中,政府要依法依規、遵循規律、規範行為,不干預降低企業杠杆率工作中各市場主體的相關決策和具體事務。

  為規範有序開展市場化銀行債權轉股權(以下簡稱債轉股),《意見》所附《關於市場化銀行債權轉股權的指導意見》進一步細化和明確了債轉股的總體思路、實施方式和政策措施,強調要遵循法治化原則、按照市場化方式有序開展債轉股,建立債轉股對象企業市場化選擇、價格市場化定價、資金市場化籌集、股權市場化退出等長效機制,嚴禁將“僵屍企業”、失信企業和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企業作為債轉股對象。

  《意見》強調,各部門要加強協調,完善配套政策措施,組織先行先試,統籌推進各項工作,確保積極穩妥降低企業杠杆率各項工作順利推進。

  ■專家解讀

  多種措施並舉,化解債務存量

  企業債務負擔沉重,已成為制約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的突出問題。面對巨大的債務存量,《意見》提出了積極推進企業兼並重組、盤活企業存量資產、優化企業債務結構、有序開展市場化銀行債權轉股權等化解途徑。

  去杠杆過程涉及多個交易環節,要調動市場積極性離不開稅收政策作用。財政部部長助理戴柏華介紹說,這次研究出台了比較全面的配套稅收優惠政策。比如,符合條件的企業重組,企業所得稅、增值稅、土地增值稅、契稅等都有減免優惠;對銀行呆賬,只要是符合“真實損失”原則,都可以在企業所得稅稅前進行扣除。

  “意見最大的亮點是堅持市場化和法治化。採取的多種舉措,都是要讓市場對資源配置發揮決定性作用。”發展改革委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李世剛說。

  開融資新渠道,打通退出通道

  企業債務負擔較重,“入口”和“出口”方面的問題都需要解決。意見一方面提出積極發展股權融資,另一方面指出要依法依規實施企業破產。

  “大力發展股權融資,實際上是擴大企業融資的‘入口’;依法依規實施企業破產,是打通出清‘僵屍企業’、釋放信貸資源的‘出口’。”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咨詢研究部副部長王軍說。

  長期以來,我國企業融資過於依賴以銀行貸款為主的間接融資。間接融資期限較短、成本較高,使得我國企業債務負擔明顯高於股權融資發達國家的企業。此外,由於發展底子較薄,不少企業從設立開始就資本金不足,後續發展也不得不依賴間接融資。

  中國社科院金融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說,目前我國由私募股權、新三板、主板構成的多層次資本市場已經建立。下一步要引導更多的資金,通過股權融資進入實體經濟,為實體經濟提供長期穩定、低成本的資金,同時也從實體經濟發展中得到合理回報。這是長遠的制度性安排,是長期努力的方向。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