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廣西以脫貧摘帽詳細標準倒逼精准施策調查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10-12 15:16:51


 
  難點在哪裡 縣縣有“賬本”

  廣西有54個貧困縣,貧困發生率達25%以上的有5個。自治區制定的貧困縣脫貧摘帽標準為“九有一低於”,“九有”指有硬化路、有水喝、有電用、有電視看、有網絡寬帶、有服務設施、有特色產業、有醫療保險、有社會救助;“一低於”即貧困發生率低於3%。

  近日記者廣西在多個貧困縣採訪時,部分貧困縣主要負責人表示,詳細的脫貧摘帽指標明確後,“幹工作心裡更有方向了”。

  田陽縣是自治區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縣委書記韋正業介紹,田陽縣貧困人口主要集中在石山地區,對照標準,縣裡準備在“十三五”期間把4萬多人從山裡搬遷出來,“搬遷肯定搬得出,關鍵是如何穩得住,還要能致富,這是我們縣脫貧工作中遇到的最硬的‘骨頭’。”

  韋正業說,為讓搬遷出來的貧困戶“留得住”,縣裡成立公司計劃投資25億元開發荒山發展20多萬畝芒果產業,貧困戶帶資入股,每年獲取分紅收入,此外還可以在產業基地通過務工獲得收入。

  “貧困縣10項指標中,已達標8項;貧困村12項指標中,5項未達標;在貧困戶9項指標中,目前最大的短板在於‘有安全穩固住房’和‘家庭年人均收入超國家扶貧標準’兩項指標。”玉林市陸川縣委書記蒙啟鵬心裡同樣裝著一本“明白賬”。

  蔣家柏說,扶貧開發貴在精准,成敗之舉在於精准,設定詳細的脫貧摘帽指標,有助於通過一系列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突破,使貧困地區、貧困群眾實現穩定脫貧。

  (來源:新華社)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