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樓市調控又來了 地產業重生還遠嗎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10-15 10:54:21


  中評社北京10月15日電/7000萬年前的那顆小行星改變了地球上的生態。它在讓恐龍滅絕的同時,卻讓一個更為高級的生物群體,成為這個世界的新主人。如果沒有那一次相撞,地球上的智慧動物,不知何時才能出現。

  樓市調控某種意義上也將讓整個房地產行業迎來一次新生,從開發、融資、交易、顧問到二手房買賣、資產管理、物業管理。

  事實上,房地產行業的大轉型、大升級早在前年就已顯露端倪,但火爆的樓市行情讓企業放慢了轉型的腳步。

  沒有調控:劣幣將驅逐良幣

  產業鏈的各個端口都在嘆息,無法讓企業留下最有專業價值的人才,最有價值的部門。因為,行情太火爆,有開發商甚至直言,“賣房子就像在給客戶送錢”。

  然而,火爆不可持續,遲早會有冷卻的那天。

  此次調控對很多不規範的行業行為進行了限制。上海頒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本市房地產市場監管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意見》,進一步加強商品住房用地交易資金來源監管,明確房地產企業在開發過程中向金融系統的融資,要求銀行貸款、信托資金、資本市場融資、資管計劃配資、保險資金等不得用於繳付土地競買保證金、定金及後續土地出讓價款,競買人在申請參加土地招拍掛活動時,承諾資金來源為合規的自有資金。

  這就提高了房企大比例使用杠杆融資拍地的難度。根據業內人士之前的介紹,今年房企在拿地時,使用的融資杠杆最高可以達到20倍甚至更高。房企通常只要有5%的自有資金,就敢搶地,造成了“地王”大規模的出現。

  限制拿地環節的高杠杆,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給土地市場降溫,同時也推動了各類地產金融機構的興旺發展。

  之前,不少房企已經涉足銀行、保險、證券、信托等領域,有些還成立了自己的地產私募基金、地產併購基金。

  在土地杠杆融資使用減少後,開發商之間的併購重組力度會加大。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