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林民旺:印度前景樂觀 中資企業需長遠規劃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10-18 00:43:42


盤古智庫印度研究中心主任、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青年研究員林民旺(中評社資料圖)
  中評社北京10月18日電(記者 蘭忠偉)金磚峰會日前在印度果阿落下帷幕,印度研究中心主任,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青年研究員林民旺在“2016金磚機制與全球治理論壇”中表示,在中國談起印度,評價是兩極化。但可以看到,印度的經濟發展的潛力巨大,尤其是在2014年印度的新政府上台後,經濟潛能被更加激發出來。全球的FDA大量投到印度,且增長速度無疑是全球最高的,這就說明全球是看好印度的整體增長。

  林民旺指出,談到印度的崛起或者是潛力,很多人喜歡跟印度作比較,在1991年印度改革開放之前,印度跟中國經濟體量大相同,而現在現在中國的GDP大約是印度的5倍。中國和印度同時在崛起階段,但有一個基本的判斷或許可以成立,就是今年或者是明年印度的經濟增長率還可能比中國高。如果再拉長五年,印度的經濟增長率都會比中國高。
  
  他繼續說,中國的勞動力人口在2010年達到頂峰,此後持續的下降。但是可以看到,印度的勞動力增長是到2040年才開始下降,現在還處在增長期,這是一個基本的經濟底盤。但是很多人會說有人口不一定成為勞動力,這是有爭議的問題。所以,也是目前印度製造的短板所在。

  “很多人說到印度的語言優勢,有人說印度的語言只有1億人左右英語說得比較好,很多英語特別好、教育特別好已經跑到歐美去了,留下來的不太多。我們關於印度崛起經常會有這樣的爭論。”林民旺認為,總體而言,印度的潛力正在被發掘,且優勢正在不停的增長,印度已經進入到一個基本的加速度的過程。

  林民旺表示,印度的三個領域值得中國的企業繼續深耕,第一是基礎設施和能源領;第二是是消費品領域;第三是第三是健康領域。印度政府目前有25個重點發展的行業,主要包括汽車、化學、信息技術、醫藥、紡織、港口、航空、皮革、旅遊、鐵路等,對這些行業有比較大的改革,甚至連行政手續也有所簡化。

  林民旺說,中資企業在印度目前主要以製造業和基礎設施為主,投資規模特別大的不多,除幾個房地產比較大,製造企業基本規模都在10萬美元到500萬美元之間。為什麼是這種比較小企業?;林民旺指出,因為很多企業是先去試水,先做一個基本的布局;第二是在印度投產有一些基本的限制,因此導致這樣一個問題的出現。
  
  “另外很重要的一點,中資企業在印度本地化非常高,90%以上是用印度當地的勞工,從這一點來說他們是很好貫徹了印度製造,因為印度製造就是要給印度年輕的勞動力提供就業機會。”林民旺說。
 
  林民旺建議,第一,對於中資企業來說在印度需要有一個長遠打算和規劃,需要逐步走“農村包圍城市”的決心。

  第二,一定要本土化,如果沒有本土化,這個企業在印度的生存會比較困難。

  第三,印度有大量勞工,勞動力人口充足,但轉換成勞動力是一個問題,所以需要大量興辦職業學校,培養嫻熟的產業工人,有這樣的學校存在,又有中資企業存在,他們之間會形成互補對接,解決中資企業招人難的一些基本問題。
   
  第四,中國企業在印度要學會做品牌,因為品牌的價值要遠遠高於你的製造利潤,品牌得到提升利潤狀況就會得到改觀。


    相關專題: 中評香港網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