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0月24日電/近日,記者沿京哈線驅車從遼寧綏中縣到沈陽,途經葫蘆島、錦州、盤錦等市,以往這個季節,秋收後的田野已是“狼煙四起”,處處是焚燒秸秆的濃煙,嗆人心肺,甚至影響行車,而這次則幾乎未發現一起焚燒點。
對於變化,錦州市一位幹部告訴記者,省裡動了真格,發現焚燒秸秆就會被問責,如市級行政區2天內發現火點5起及以上,市裡相關負責人輕則被通報,重責給予黨紀政紀處分。市縣也層層傳導壓力,防控追責體系真正建立了起來。“燒個秸秆,看似小事兒,現在誰也不敢當兒戲。”
地方幹部認為“動了真格的”是10月1日施行的《遼寧省秸秆焚燒防控責任追究暫行規定》(簡稱《規定》)。據悉,這是全國首個省級秸秆焚燒防控追責管理辦法。規定明確,一旦發現秸秆火點數量超標,地方政府、相關部門、社區、村自治組織及秸秆焚燒防控工作相關人員將被追責,包括通報、誡勉談話、幹部調整、黨政紀處分等。
責任追究情形包括四種類型18種情況。包括,秸秆綜合利用率未達標的;未建立秸秆焚燒防控工作機制的,未將秸秆禁燒工作納入政府績效考核指標體系的,對人口集中區域、機場周邊和交通幹線沿線等重點區域內秸秆焚的,新聞媒體曝光的等。
秋冬季節,秸秆焚燒是造成我國華北、東北地區霧霾的重要因素。去年,秋冬之交,東北地區大面積長時間重度霧霾主因就是秸秆焚燒。遼寧省環保廳相關負責人介紹,全省秸秆焚燒防控形勢十分嚴峻。今年1至7月,環保部衛星遙感監測遼寧發生秸秆焚燒火點數量為344個,其中禁燒區內火點104個。火點數量列全國第4位、火點強度(每千公頃耕地火點數量)排全國第2位。
遼寧高度重視秸秆焚燒防控工作。2016年初,省委省政府先後出台了文件,明確到2018年全省初步建立秸秆收集儲運體系,形成秸秆多元化綜合利用格局,秸秆綜合利用率達85%以上;省政府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大氣污染防治問題。
全省各市縣也層層落實責任,建立秸秆焚燒防控辦法。鐵嶺市規定,環保部公布的焚燒秸秆衛星遙感監測火點信息中,每發現一起焚燒秸秆火點,將處罰所屬行政區域縣區政府20萬元;市財政還拿出300萬元,對未發生、未發現焚燒秸秆衛星遙感監測火點的縣(市)區政府(管委會)給予獎勵。大連設立舉報電話,24小時受理群眾舉報。
除了行政手段,遼寧各地還不斷探索秸秆綜合利用的新技術新辦法,推行玉米秸秆青貯,玉米機械化收割、秸秆一次性還田,推廣保護性耕作,秸秆粉碎打包,加工成燃料、飼料。
國慶節後,記者在沈陽市沈北新區財落鎮大辛二村看到,10多台大型拖拉機拉著打包機、粉碎機等農機具,進行秸秆集中回收。機械經過之處,田裡的秸秆全被吸進機器“肚裡”,壓縮打包後吐出來一捆捆壓實的細碎秸秆,有效解決了秸秆運輸成本高、回收難的問題。“打成了包,不管是去賣給肥料公司,還是還是送到供暖公司、熱電廠做燃煤,都非常方便了。”一位當地農民說。
(來源:人民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