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比利時抵制CETA 歐盟貿易談判受損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10-27 12:23:30


  中評社北京10月27日電/據德媒《明鏡周刊》10月24日報道,近日,僅有350萬人口的比利時瓦隆大區使得人口超過5億的歐盟在國際貿易領域顔面盡失。

  據悉,歐盟與加拿大為達成《綜合經濟與貿易協定》(CETA)已付出長達7年的努力,該協定原計劃在本月27日正式簽署。此前,該協定迫於各方壓力被定性為“混合型”貿易協定,這決定其簽署需得到歐盟28國的共識。

  僅在比利時一國境內,就需得到弗拉芒大區(荷蘭語)、瓦隆大區(法語)和布魯塞爾首都大區等各區間的共識。然而,在21日瓦隆大區議會的投票表決中,該區域的議員否決了這一協定。

此前,各方都認為瓦隆大區的反對無法阻礙協定的簽署,歐洲理事會主席唐納德圖斯克在結束與加拿大總理賈斯廷特魯多的談話後也曾表示“原定於27日的《綜合經濟與貿易協定》的簽署依然有希望按原計劃進行!”

  但事實證明,瓦隆大區的堅決抵制使協定的未來岌岌可危。此外,一旦27日原定的會議被迫取消,這無疑將成為歐盟外貿史上一大敗筆。

  對此,有反全球化人士積極贊成瓦隆大區此次的抵制行為,認為這充滿勇氣的決定是出於對歐盟整體未來的考慮,瓦隆大區領導人馬格內特對於該協定的擔憂實際上也是當地百萬居民,甚至是歐盟各成員國人民的共同擔憂。

  然而,歐洲議會國際貿易委員會主席博納蘭格表示,此次抵制是歐盟發展道路上的“絆腳石”,成員國間的共識一直以來都是歐盟的核心,然而當下有些國家明顯正在動搖這一核心。

  目前,加拿大,歐盟,瓦隆大區三方的各項談判還在進行中,該區內現狀在未來幾周或幾個月內是否會發生轉變無從預測,但在這一過程中,加拿大的談判耐心或將耗盡。

  僵持局面背後的核心原因——“歐盟28國的共識”也引發各界對於歐盟外貿政策的擔憂,各成員國未來對於外貿協定的簽署具有表決權,表決的結果理應符合民意。但表決的自由度與意義也決定了歐盟各國無法回避一個重要問題——大家共同做出的決定,是否也能共同為其負責?

  這一難題,使比利時瓦隆大區考慮到對本地企業的利益與資源環境,權衡利弊後做出了否決的決定。但該區域的“自我保護”無疑使歐盟在全球貿易領域的名譽嚴重受損,或將影響歐盟未來與中國,美國,英國間的貿易談判。

  (來源:中國網)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