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互聯網大會選址烏鎮“不是一個偶然”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11-08 16:43:11


 
  文藝烏鎮的互聯網基因

  “烏鎮碎片化、平民化的結構,跟互聯網的本性一樣。表面上看兩者根本不搭界,但其實本質上非常有關係。”

  在中國近現代文學史中,茅盾與木心是兩位光華灼灼的大家。他們都是從櫓聲欸乃、小橋流水的烏鎮走出去的。烏鎮是兩位先生的鄉愁,也是近代文學史上的一處深沉的詩意。

  長期以來,外界在兩位先生的筆觸下和影視劇中認識烏鎮。“文藝”是烏鎮的烙印,但也局限了外界對它的認知。

  因此,當兩年前烏鎮被定為世界互聯網大會永久會址時,一些人心生疑竇:江南水鄉背後是傳承了千年的傳統文化,這粉墻黛瓦的氣質怎麼能與互聯網是一個“次元”呢?

  烏鎮互聯網國際會展中心由中國首位普利茲克建築獎得主、中國美院教授王澍領銜設計,今年甫一亮相,就贏得了外界關注。

  王澍用建築師的視角審視互聯網和烏鎮的關係。在他看來,世界互聯網大會在烏鎮開其實“特別有意思”。

  “烏鎮就是一個碎片化、平民化的結構,這個其實跟互聯網的本性是一樣的。所以表面上看兩者根本不搭界,但本質上非常有關係”。

  王澍認為,在互聯網時代,大都市和大建築恐怕都不需要了。因為它不在乎你在多大的建築裡,只要你手上拿著一個屏幕。而大建築其實是工業時代,關於財富和權力的表達。站在這一點上看,碎片化的烏鎮應該特別像未來建築的想法,更符合互聯網時代。

  新京報記者獲悉,兩年前,在專家組尋找世界互聯網大會會址時,考慮的因素有三個。首先是互聯網經濟發達,其次是希望尋找到類似達沃斯的小鎮,賦予其互聯網的魅力,最後一點是希望它能代表中國幾千年傳統文化。

  在反覆比較後,浙江烏鎮被認為是中國舉辦世界互聯網大會的最佳地點。

  世界互聯網大會組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浙江是互聯網大省,網民數量、網站數量和互聯網普及率均居全國前列。電子商務交易額多年來一直名列全國前茅,全國大約有80%的網絡零售、70%的跨境電商出口,還有60%的企業之間的電商交易都是依托浙江的電商平台來完成的。

  此外,浙江還是全國唯一一個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發展的國家示範區。在這片互聯網創業創新的熱土上,滋養培育了以阿里巴巴為代表的一大批互聯網企業。

  依托浙江省的信息化發展,烏鎮也在很早之前就已布局智慧旅遊:兩年前就在景區推行電子門票,並在全景區實現掃碼支付和WiFi全覆蓋。在烏鎮,遊客不帶錢包,也可暢通無阻。

  上述負責人表示,烏鎮四通八達的水道、80多座石橋與互聯網追求的“互聯互通”理念完全吻合。在小橋流水、粉墻黛瓦、詩情畫意的千年古鎮舉辦世界互聯網大會,更能彰顯自然與人文,傳統與現代和美共生的神奇畫面。

  “我愛烏鎮”,ICANN(互聯網名稱與數字地址分配機構)前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法迪·切哈德說。法迪·切哈德參加了兩屆烏鎮峰會。今年3月份,他卸任ICANN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即使如此,法迪·切哈德今年依舊確認將來烏鎮參會。

  在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期間,法迪·切哈德早上起床看到烏鎮的美景,立刻與家人通了電話,與他們分享這裡朦朧的晨霧,古樸的建築,河道中穿梭的小船。

  源遠流長的古運河環鎮而過,十字形的內河水系將全鎮劃分為“東栅、南栅、西栅、北栅”四個區塊。區域內還保存了一大批獨具特色的明清時代江南水鄉民居建築。

  法迪·切哈德還用烏鎮與互聯網建設相比較:不同的文化和不同的國家通過互聯網聯繫起來。

  他說,全球治理互聯網需要各國立刻行動起來,這正如烏鎮這座美麗的古鎮在一千年後留下的精美古樸建築。雖然我們看不到這座小鎮是如何規劃的和如何建造的,但留下來的是美麗的風景,而互聯網的建設也正是這樣。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