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高校替課成產業鏈:買賣方不知彼此身份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11-13 10:41:17


 
  替課背後是學生與學校課程安排的矛盾

  有償替課已經不止一次被媒體曝光批評,同學圖省事,任課老師對待同學的出勤率“一刀切”成為替課現象屢禁不止的主要原因。

  尋求替課服務,有些高校學生認為自己確實有苦衷。大學生小何告訴記者,有一次她家中剛好有事不能去上課,可是這門課如果不到,不管什麼理由都會直接被扣考勤分。“這是老師當時定下的制度,說是為了一視同仁,保持公平,不能通融”。

  事實上,針對替課這一現象,各大高校也是“奇招”頻現。據相關報道,四川大學曾採用“簽到神器”,每個學生都有一個統一的編號,上課時輸入自己對應的編號,可以用來點名簽到、答題、為課堂評分。南方醫科大學採用了微信線上問答點到的方式,學生都要用微信實名制加入學校的教務微信平台或其他相關的商業平台。除此之外,一些高校還採用了輔導員巡堂、設置考勤委員等辦法來阻止學生逃課和替課。

  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師石萍告訴記者,她的課堂上還沒有發現過找人替課的現象。她偶爾要求學生簽到,但不是期末成績的唯一參考標準,出勤率所占的比重很小。

  石萍還認為,找人替課是學生缺乏責任感與擔當力的表現。“又想要學分拿文憑,但是又不肯腳踏實地上課學習,這是一種投機取巧的行為,同樣也是在破壞社會的誠信體系。”

  華南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周雲教授則認為,既然一些學校存在這樣的替課行為,就值得學校和教師們反思。“如今大學替課成為一種產業,學生這麼做當然是難辭其咎的。但是,一些課堂和課程缺乏吸引力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如果教師繼續採取‘填鴨式教育’,這種情況只會愈演愈烈。一方面,學校要強化校紀,大力打擊替課行為;另一方面,也要提升教學質量,對於不受學生歡迎的課程和教師進行整改,‘替課熱’自然而然就會受到遏制。”

  (來源:中國青年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