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西方世界的國際教育戰略圖景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11-20 11:14:55


2016年10月22日,北京中國國際教育展上的美國出國留學展台咨詢。(來源:新華網)
2014年8月3日是澳大利亞墨爾本莫納什大學校園開放日。當年,澳洲留學大軍已突破40萬。(來源:新華網)
2013年10月19日,英國倫敦,2013年英國教育展舉行,來自英國的數十所大學把目光放在了中國留學市場上,爭取能夠攬得更多的中國學生。(來源:新華網)
  中評社北京11月20日電/【縱深報道】

  4月29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做好新時期教育對外開放工作的若干意見》,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教育對外開放的第一個綱領性文件,提出“到2020年,我國出國留學服務體系基本健全,來華留學質量顯著提高,涉外辦學效益明顯提升,雙邊多邊教育合作廣度和深度有效拓展,參與教育領域國際規則制定能力大幅提升,教育對外開放規範化、法治化水平顯著提高,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高質量教育需求,更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事實上,除了中國,西方國家也已經認識到國際教育在公共外交領域發揮的重要作用,並在近年來相繼制定了適合本國國情的國際教育發展戰略,其中美國、英國、澳大利亞三個國家比較典型。

  美國:將國際教育提升到國家安全的戰略高度

  2012年11月,美國教育部出台了一份為期五年的國際教育戰略報告《通過國際教育與合作取得全球性成功》(以下簡稱報告)。該報告將國際教育提升到國家安全的戰略高度,並系統闡述了國際教育戰略的出台背景、目標體系和行動路徑,標誌著美國國際教育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

  報告開篇指出了當前美國社會的四個特點,這些特點共同構成了國際教育戰略出台的宏觀背景及其擬實現的教育願景。首先,全球經濟競爭激烈,就業形勢異常嚴峻。整體上供大於求的國際勞動力市場要求畢業生在掌握先進知識和技能的同時,也要具備理解和尊重他國文化以及與世界溝通的能力。其次,疾病蔓延、氣候變化、金融危機等災難性事件跨越國界。為共同解決這些全球性挑戰,美國學生不僅需要學習大量的科學文化知識,還必須學會與國際夥伴有效溝通、彼此協作的技能。再次,教育與國家安全、外交利益休戚相關。美國教育部提出,公民意識和全球意識對於理解美國歷史及其對外關係來說不可或缺,外語技能和區域專業知識對於維護國家安全、信息安全和法律實施來說必不可少。最後,美國是一個兼容並蓄的多元文化社會,能夠與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鄰居、同事、朋友交流與合作是美國公民的一項基本能力。

  為使美國青年一代能夠在全球化的世界中做好準備,報告結合美國國內的教育發展重點,構建了層次清晰的國際教育戰略目標體系。該體系設定了美國發展國際教育的兩大宏觀目標,即提高教育質量和增強國際競爭力。在這兩大宏觀目標之下,制定了更為詳細的具體目標。一是提高所有學生的全球勝任力。為了改變以往對少數精英學生偏向的狀況,報告將培養對象確定為從小學階段開始的每一位學生,從而確保更多的學生能夠具備全球勝任力,在高度關聯的世界中取得成功。二是學習其他國家的先進經驗。報告建議,美國不僅要廣泛參與PISA、TIMSS等國際大型教育評估項目,而且應該利用這些項目的評估結果開展國際比較研究,發掘其他國家具有創新價值的教育實踐,從而實現“為我所用”的目的。三是積極開展教育外交。教育部將根據美國政府的需要,密切關注世界範圍內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的國家和地區,與中國、巴西、印度、印度尼西亞等在內的重點國家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主動參與雙邊、多邊組織的教育交流和合作,並鼓勵學生向外流動,與國外政府官員、政策制定者、研究人員、教師、學生以及其他專業人員建立聯繫。四是統籌協調,監督並提升國際教育活動。為優化內部工作流程和運作機制,教育部正在研製國際教育戰略的年度實施計劃,同時也會繼續與國際開發署等其他部門保持合作,以一種整體協調的方式推進國際教育活動。

  通過分析可以發現,發展國際教育不僅是為了改善美國教育狀況、推進國際事務優先發展,從更高層次上說是為了增強美國的國際競爭力,提高美國公民應對全球性挑戰的能力。

  英國:將國際教育確立為國家產業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英國商業、創新和技能部在2013年7月頒布的《國際教育:全球增長和繁榮戰略地圖》(以下簡稱戰略)中將國際教育確立為國家產業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戰略序言的第一句明確指出,“教育是英國經濟中具備強勁增長潛力,並且能夠創造巨額出口收入的部門”,這奠定了英國國際教育戰略的主基調。

  在戰略中,英國政府提出“要建立一個面向所有海外學生的富有國際競爭力的、可持續發展的國際教育體系”的發展目標,並設計出推動國際教育未來發展的政策框架和具體行動。第一,要大力吸引留學生。根據留學生市場的發展趨勢,戰略設定了英國留學生人數增長的目標,即到2018年增長15%~20%。但是要在競爭日趨白熱化的留學生市場中實現如此大規模的增長絕非易事,因此戰略提出擴展學生簽證路徑、加強留學生權益保護、支持政府獎學金計劃、挖掘國際校友資源等建議,從而以極其優惠的政策條件和優質的教育體驗吸引學生赴英留學。第二,多種方式助力跨境教育。戰略強調,與重要合作夥伴國家簽署學歷學位互認協議、建立境外高等教育與繼續教育質量框架、支持海外分校建設以及強化海外英語培訓都是英國跨境教育尋求突破性發展的有效途徑。第三,開發世界一流的教育技術。網絡教育、在線教育是跨境提供教育項目的一種重要方式。為鼓勵教育技術創新,英國政府將建立相應的激勵和保障機制,如支持教育機構搭建優質慕課平台,推動教育技術科研成果商業化,為教育技術的大規模應用提供資助。第四,與新興國家建立新型合作夥伴關係。根據英國的外交政策,商業、創新和技能部將中國、印度、巴西、沙特阿拉伯、哥倫比亞、土耳其、墨西哥、印度尼西亞以及海灣地區確立為國際教育的重要合作夥伴。為與這些國家和地區保持互惠關係,戰略建議在行動層面採取多項措施,如加大對來自新興國家留學生的獎勵力度,鼓勵英國學生出國留學,增加對合作夥伴的教育援助等。第五,抓住機遇,塑造英國教育品牌。為做好海外推廣工作,政府將擴展“英國教育”(Education UK)官方網站的服務範圍,向海外學生提供有關教育機構、課程、獎學金、中介的全方位信息。此外,政府還將建立國際教育委員會來專門負責國際教育戰略的實施,協調相關部門工作,從而推動英國國際教育產業騰飛。

  澳大利亞:設定國際教育的三大支柱和九大目標

  2016年4月30日,澳大利亞國際教育部長理查德·科爾貝爾和外交部長朱莉·畢曉普聯合發布了《2025國際教育國家戰略》(以下簡稱2025戰略),這是澳大利亞在聯邦層面制定的首份國際教育發展戰略。

  澳大利亞也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留學目的地之一。在過去的半個世紀裡,它為250多萬名國際學生提供了豐富的、高質量的學習和生活體驗。僅2015年一年間,就招收了49.52萬名國際學生,創造了逾190億澳元的出口額和13萬個就業崗位。除了帶來經濟上的收益,國際教育還成為澳大利亞提高公民國際化素質、實施人才戰略、維護國家形象、提高國際地位的工具。因此,面對世界範圍內特別是亞太地區依然旺盛的教育需求,澳大利亞國際教育部在廣泛徵詢各級政府、相關部門及其他利益相關者意見的基礎上,出台了這份為期十年的國際教育發展戰略。

  為創造一個更具適應性、創新性,並且積極融入全球市場的國際教育行業,2025戰略設定了國際教育的三大支柱、九大目標,同時也提出了實現這些目標的具體措施。第一個支柱是夯實教育基礎。2025戰略指出,高質量的教育培訓與科研體系、優質的留學體驗以及有效的質量保障和教育管理是澳大利亞提高國際教育聲譽的重要基礎,因此國際教育部將這三個要素確立為2025戰略所要實現的前三個目標。

  第二個支柱是加強夥伴關係。這裡所說的夥伴關係包括國內夥伴關係、國際夥伴關係、與境外學生和研究人員的關係以及校友關係,發展這四種夥伴關係分別是2025戰略的第四、五、六、七項目標。就國內夥伴關係而言,2025戰略認為教育機構和國際學生應該與地方社區以及工商業界保持良好的合作關係,這樣不僅能夠增進文化理解,而且有助於增加科研投入和科研產出,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就國際夥伴關係而言,2025戰略將工作重點放在政府間關係和機構間關係兩個方面。從政府間關係來看,澳大利亞已經與其他國家和多邊組織圍繞質量保障、機構認證、學歷認證、科研合作以及市場准入開展了廣泛的合作與交流,並且正在以教育援助、教師交流、提供教育培訓框架的方式對新興經濟體的教育能力建設提供幫助。國際教育部認為,澳大利亞今後應該與更多的國家在教育、培訓和科研領域建立政府間關係,拓展國際合作與交流的範圍。從機構間關係來看,澳大利亞與境外教育機構建立夥伴關係的途徑應該包括學分互認,學生、教師與研究人員交流,人才聯合培養,國際聯合科研,提供政策咨詢等。對於境外學生和研究人員,澳大利亞表示非常歡迎他們跨境流動,並承諾在優化簽證政策、增加獎學金支持、促進學歷認證方面作出努力。在校友關係方面,2025戰略主張通過支持校友成功、促進校友互動以及建立校友網絡等方式與全球校友保持聯繫。

  第三個支柱是提高全球競爭力。在這一支柱之下,國際教育還需要實現兩個目標,分別是做好海外宣傳推廣工作和抓住發展機遇。調查數據顯示,澳大利亞在宜居性、教育質量、學生滿意度以及就業方面的表現都十分優異,許多國家希望學習這種先進的教育發展經驗。因此,澳大利亞將面向傳統和新興兩個市場,積極向外宣傳優秀教育成果,將自己打造成一個廣受歡迎的國際教育夥伴和留學教育目的地。此外,澳大利亞還將以在線教育、海外辦學的形式以及吸引學生到內陸地區學習的方式,對學生多樣化的教育需求作出反應,從而爭取國際教育市場份額的顯著提高。

  (來源:光明日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