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美華裔教授被學生捅死,慘劇緣何發生?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12-07 00:20:52


 
  實驗室主任比德曼表示,一些教師懷疑布朗襲擊曾曉峰,可能是因為畢業生評估委員會給他的評價“不盡如人意”。

  馬瑟教授對布朗的評估結果並不知情,但是她表示,曾曉峰是布朗的導師,曾的評價是評估委員會的一個關鍵的信息來源。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認知和腦部科學中心主任、曾曉峰的老朋友呂忠林(Zhong-Lin Lu)教授上一次見到曾是4月份在阿根廷參加一次研討會。當時曾曉峰告訴他自己神經科學項目的一個學生正經歷掙扎。呂忠林說,曾曉峰當時沒有提到布朗的名字,只說那個學生“不會社交”。

  “我沒有想過那個人是一個有暴力傾向的人,” 呂忠林說,“我們的對話中,(曾曉峰)並不擔心,只是說那個人表現不是很好。”

  呂忠林說,曾曉峰是一個“完美主義者”,雖然他很樂意在一些困難的項目上提供幫助,但是有時曾曉峰的監督會讓學生情緒變得低落。

  學生壓力大使高校教師成“高危人群”?

  曾曉峰的死讓不少學生想到今年6月份發生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學生槍殺教授一案。

  今年6月1日,39歲的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教授威廉•克盧格被一名研究生槍殺。槍手在殺人後自殺。據說凶手與他槍殺的工程課指導教師克盧格有爭議,主要是凶手認為克盧格可能將計算機代碼一類的知識產權作品交予他人,這在某種程度上對他造成了傷害。

  修讀醫科課程的學生烏裡稱,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今年6月發生的學生槍殺教授的血案和曾曉峰遇害案件反映了必須警惕無處不在的校園暴力,他慨嘆這次是“又一個壓力太大的學生,又一個教授(遇害)”。

  正在加州讀書的孟同學告訴社長,在他看來,曾曉峰遇害案件是個案,因為案件仍在調查中,暫時不知道凶手行凶的原因。

  孟同學同時指出,美國大學生的壓力確實很大,特別是文史類、人文社會科學專業的學生,天天都要寫作業,篇幅基本上都在30頁以上,尤其是學生臨近畢業和實習的時候,還有不少人背負著學生貸款,所以壓力很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