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央網路報:烽火外交關鍵因素 九二共識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12-28 15:22:44


  中評社台北12月28日電/聖多美普林西比12月20日聲明與台灣斷交,並於同月26日宣布與中國大陸恢復外交關係,兩岸的“烽火外交”再起,令人非常憂心,同時也讓人非常懷念過去八年國民黨執政時期的“活路外交”政策路線。 

  中央網路報今天社評指出,歷史殷鑑不遠,在2000年至2008年民進黨執政時期,兩岸關係邁向危險邊緣,並在國際場域上與中國大陸採取“零合遊戲”(Zero Sum Game),不但使台灣的邦交國從29個減少到23個,也招致國際社會給予民進黨政府“麻煩製造者”(Trouble Maker)的稱號。 

  2008年5月國民黨執政後,兩岸關係大幅改善,在國際場域上改為“活路外交”(Modus Vivendi)政策,以共存共榮的方式相互對待,不但使台灣的國際活動空間顯著拓展,也大幅節省台用在拓展外交關係的經費。 

  歷史事實證明“烽火外交”絕對比“活路外交”差,舉例而言:首先,在邦交國方面,2000年至2008年民進黨執政時期,台灣的邦交國減少六個,今年520民進黨重新執政後,邦交國即刻少了1個,據報載還有幾個台灣的邦交國等著與中國大陸建交。而在國民黨執政時期,兩岸在外交場域休兵,台灣的邦交國並未減少。 

  其次,就參與“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而言,民進黨重新執政後,指派親民黨主席宋楚瑜為台灣領袖代表,而宋主席與大陸領導人習近平僅是禮貌性交談,此外宋主席除了與美國國務卿舉行正式會面外,其餘大都是非正式的會面。 

  然而,過去連、蕭二位前“副總統”出席APEC時,都與大陸領導人胡錦濤舉行正式會面,在大會期間與相關經濟體領袖舉行多次正式會議,對於兩岸關係的和平穩定、繁榮發展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對於拓展台灣的國際經貿空間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