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議員入獄折射美國國會亂象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12-31 11:09:27


 
  國會議員作為公權力的行使者,可以通過多種方式進行權力尋租,假公濟私。國會議員作為立法者,有權就社會經濟事務廣泛立法。國會各職能委員會就管轄的事務出台各種具體的規章條例。國會還擁有財政權,決定各類撥款的數額和去向。國會議員掌握著大量的公共資源,可以從很多方面對競選時的捐助者予以豐厚回報。有的邀請捐助者參加國會委員會議案聽證會,為其提供參與決策的機會;有的制定有利於某些行業和集團的法律和政策;有的利用權力,將公共資源優先分配給自己的支持者。

  權力壟斷

  美國國會成為腐敗重災區,與議員壟斷國會權力、普遍長期連任密切相關。美國國會議員在政治和經濟方面都享有比較優厚的待遇,可說是“名利雙收”。當選議員幾乎都尋求連任,而且成功率較高,議員長期連任成為一種普遍現象,導致權力長期被少數人壟斷。從20世紀60年代至今,在任眾議員成功連任的比例超過90%,在任參議員成功連任的比例,在20世紀80年代只有55%,現在則高達80%~90%。擔任國會議員二三十年者司空見慣,有人在國會任職甚至超過半個世紀。卡爾·海頓是來自亞利桑那州的民主黨籍議員,他於1912年當選國會眾議員,在他91歲離職時,擔任國會議員長達56年。來自希沃特吉尼亞州的羅伯特·伯德於1953年進入國會,2001年死在任上,享年92歲,其任國會議員的時間長達57年。

  國會作為聯邦立法部門,擁有立法權、財政權、監督總統及行政部門的廣泛權力。國會參眾兩院由數百個委員會和小組委員會組成,每個委員會和小組委員會在負責事項上往往有很大決定權,因而形成眾多權力中心,成為利益集團競相游說的對象,為腐敗的滋生提供了很大空間。

  腐敗非個別現象

  長期以來,美國國會一直受腐敗醜聞干擾。國會議員常涉嫌經濟醜聞,不少議員都傳出桃色新聞。約翰·托馬斯、小約翰·詹雷特等多名議員涉嫌性醜聞,或包養情婦,或勾引少女,或對女下屬進行性騷擾,生活作風腐化墮落。國會集體醜聞近年來呈上升趨勢。在1977年爆出的“韓國門”事件中,有100多名議員涉嫌接受韓國賄賂,以阻止美國從韓國撤軍。2002年對美國能源巨商安然公司破產案的調查表明:在1989年—2001年間,258名國會議員曾接受過安然公司的政治捐款,至少15名布什政府高級官員擁有安然公司的股份。2006年對阿布拉莫夫“游說門”事件的調查披露:在1999年—2006年間,包括前共和黨眾議院領袖湯姆·迪萊在內的296名國會議員曾接受阿布拉莫夫及相關人士的政治獻金。

  操守道德公民協會是駐華盛頓的一個民間團體,該協會多年來一直發布報告,對年度最腐敗的國會議員及其劣跡進行曝光。在2013年的年度報告中,新澤西州的羅勃·安德魯斯、明尼蘇達州的米歇爾·巴克曼、紐約州的提姆·畢曉普等17名國會議員上了黑名單。羅勃·安德魯斯將政治捐款用於支付私人消費,包括添置服裝、國外旅遊、宴請親友、到好萊塢度假,為女兒做廣告等。另外,他在2008年—2010年間向羅格斯大學轉贈了150多萬美元,但這些經費的90%轉入了他妻子所在的該校法學院。

  令人觸目驚心的腐敗使得美國國會及其議員在選民心中的形象一落千丈。美國蓋洛普公司2015年8月的民意調查顯示,一半以上的受訪者認為美國國會腐敗現象普遍,2/3以上的受訪者認為國會議員是特殊利益集團而非選民的利益代言人,有近一半的受訪者對自己所在州的議員持懷疑態度。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