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國產二三線智能手機突圍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1-08 11:29:02


 
  面對對手的強勁挑戰,一線品牌已開始改變自身的設備戰略。例如,他們正在打造以更具全球通用性和更少型號為特征的產品組合。這些全球型手機可通用於所有網絡模式和頻帶,從而能夠適應複雜網絡和動態市場帶來的種種變化。二線品牌也可以獲得啟發,實現型號整合,節約成本,並進而推動市場擴張。

  儘管來自技術和消費者兩方面的需求推動著手機設備愈加複雜,但在過去數年中,智能手機技術卻只經歷了相當有限的漸增式改良。而這又對消費者購買新機產生了負面影響:由於無法確信這些技術改進能夠帶來實質性優化,消費者更換新機的頻率自然較為緩慢。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增長也從去年開始進入平緩期。

  在當今以客戶為中心的時代,營銷人員的本能往往是針對各細分客戶群打造截然不同的產品版本。但實際上,智能手機廠商應盡力減少產品型號,並考慮為每個目標群體設計一款既能滿足其需求、又能全球通用的設備。通過型號整合,雖然單部手機的材料成本會稍高於一部低效用手機,但其戰略效益和節約的庫存總成本將遠遠高於先期開支。

  例如,華為除了繼續在研發創新上保持投入以外,也在簡化的產品組合、開發全球通用性手機上做出努力,幫助其國際手機業務的擴張。據統計,目前,華為手機在全球170多個國家和地區銷售。以歐洲市場為例,華為已經在歐洲地區賣出了超過2600萬台智能手機,在波蘭、芬蘭等國家,華為的市場份額一度超越三星、蘋果,躍居第二甚至第一。

  根據埃森哲研究,如果一家二線品牌的產品組合具有全球通用型設備和較少型號等特征,那麼廠商可將投資回報率提升至2.5倍。不過,要釋放這一戰略機遇的潛力,廠商還需切換競爭力視角,將關注焦點由材料成本轉向創造價值。一系列有助於應對手機和網絡複雜性的新技術為此提供了支持。除了推動營收增長,全球通用型手機還將通過減少產品型號,發揮削減成本的作用。

  得用戶體驗者得天下

  未來智能手機競爭中,品牌、渠道、成本和差異化(如攝像頭、充電續航時間)等因素中,哪些優勢將成為決定性的? 我們的回答是,都是卻又都不完全是。真正重要的是以消費者為中心的體驗,是從研發開始,到無縫銷售,再到用戶服務,在整個客戶體驗旅程中參與互動。

  我們的調研發現,如果廠商能夠通過加強捕捉用戶群的核心需要,如延長電池壽命、支持物聯網接入、實現跨運營商的互通性等,將能提高產品對使用者和運營商的吸引力。這在類似中國這樣的高度細分市場中尤為見效,有望同步推動銷量和平均售價的走高。

  但是,在另一方面,如果單從硬件出發強化某些手機功能,廠商也將很容易被替代。手機廠商應學習其他平台類企業,構造以軟件應用為支撐的生態系統,將能更好地粘住用戶。例如,亞馬遜推出了AmazonEcho,旨在建立進入智能家居平台的重要入口。通過語音交互,用戶能通過E-cho控制家中與之相連的智能設備:調解燈光和溫度、電視機、監控設備,也能根據消費記錄,為消費者在亞馬遜網站上自動下訂單。同時,Echo又是一個開發的平台,能讓開發者熟悉並使用Echo的系統來開發智能硬件或者產品。

  智能手機行業中,在蘋果的ios構建起了卓有成效的生態圈,並實現AppleStore可持續的盈利之後,生態圈模式也越發後來者效仿的對象。一些中國智能手機廠商在互聯網應用基礎上也推出了軟件商店、雲平台,在硬件上,開始涉足可穿戴設備、與其他智能設備互聯互通等舉措。不可否認,大部分的嘗試還停留在營銷模式上,缺少真正顛覆式創新。

  這對智能手機廠商的啟示是,未來終端形式並不重要,重要的找到並掌握用戶生態的切入口。

  二三線手機品牌的突圍戰役已打響。在不斷變化的手機行業格局下,他們擁有重大的機遇,但也必須應對艱巨挑戰。是否能把握和利用機會,將取決於他們能否以消費者體驗為核心,採取正確的戰略,順應手機行業持續發展的最新趨勢。

  (來源:經濟觀察報)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