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職稱改革:弱化英語計算機要求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1-09 13:34:53


  中評社北京1月9日電/涉及我國5500萬人的職稱評定,一直因為“唯學歷、唯資歷、唯論文”的傾向而飽受詬病。中辦、國辦近日聯合下發了《關於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的意見》,重點解決現行職稱制度體系不健全、評價標準不夠科學的問題。
  
  青島某事業單位職工逄先生,雖然達到了評副高職稱的條件,但擔心職稱英語過不了。

  逄先生:英語之前也學一點,但專門去考試,花精力、花時間,確實歲數大了。

  讓廣大醫生群體頭疼的,則是論文這根“指揮棒”。

  河南腫瘤醫院曹長鬆:基層比較忙,讓他們期刊上發表論文,確實對他們要求挺高的。我認識的一些大夫,5、60歲晉升副高一直評不上。

  近日,中辦國辦聯合下發了《關於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的意見》,人社部專業技術人員管理司司長俞家棟表示,此次改革將尤其針對“唯學歷、唯資歷、唯論文”、評價標準“一刀切”等弊端。

  俞家棟:以職業分類為基礎,以科學評價為核心,以促進人才開發使用為目的。給人才鬆綁,讓專業技術人才有更多的精力深耕專業、做好本職工作。

  《意見》提出,分類評價專業技術人才的能力素質。對實踐操作性強,研究屬性不明顯的職稱系列,可不作論文要求;探索以專利成果、教案、病歷等形式來替代論文;推行代表作制度,注重考查研究質量、淡化論文數量。對職稱英語和計算機,也不再作統一要求。

  俞家棟:外語的要求怎麼提,就交給所在單位或者評審機構決定。對基層或者對外語要求不高的系列,就要求取消。

  今後評職稱,將增加技術創新、專利等評價指標權重,注重考察研究成果的經濟社會效益。

  俞家棟:幹什麼、評什麼。突出能力和業績導向,比如專利、工程設計的方案、工作總結等等,更多的回到能力本位。
  (來源:央廣網)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