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薩德”毒牙尖幾許:插在亞太的兩把“尖刀”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1-15 00:11:17


  中評社北京1月15日電/1月5日,韓國國防部發言人表示,韓國將按原計劃推進部署“薩德”。此前,日本也宣布有意引進“薩德”。自去年7月美韓正式宣布將在韓部署“薩德”以來,“薩德”持續升溫。那麼“薩德”到底是何來頭?有何能耐?又該如何應對?下面為您一一道來。

  一顆“毒牙”的養成始末

  “薩德”系統全名為末段高空區域防禦系統(THAAD),是美國導彈防禦局和美國陸軍隸下的陸基戰區反導系統。“薩德”系統的發展歷程反映了美國對反導需求的變化,也折射了世界導彈、反導系統的發展。

  提到“薩德系統”就不得不說說美國的“星球大戰”計劃。在“確保相互摧毀”戰略全面審議後,美國發現對蘇聯已經失去了戰略核威懾能力。因此,里根在1983年3月提出了著名的“戰略防禦倡議”,計劃中提出了“外大氣層攔截彈系統”和“大氣層內高空防禦攔截彈”兩種地基導彈攔截武器,意圖形成高低搭配。

  蘇聯解體之後,“星球大戰”計劃也隨之草草結束。美開始重點發展“防禦有限打擊的全球保護系統”。軍方後來制訂了“大氣層內外攔截彈”方案,這便是“薩德”的雛形。

  1992年9月,美國陸軍戰略防禦司令部正式啟動了“戰區高空區域防禦系統”,並決定由洛馬公司設計研發。很快,洛馬公司完成了地面測試,開始飛行試驗。至1999年底,共進行11次飛行試驗。其中8次攔截試驗,前6次連續失敗。為此,整體計劃後延,洛馬公司暫停了飛行測試。

  小布什上台後,朝鮮、伊朗等國的彈道導彈發展迅猛,射程1500千米的導彈相繼出現,“愛國者”等低層導彈防禦系統已經難以保障美軍安全。於是高空防禦系統再次成為關注的熱點,美國陸軍於2004年對該系統進行重新設計,並重新命名為“末段高空區域防禦系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