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這個公報是“台灣關係法”通過兩年多之後的,還是最支持台灣的里根政府所同意簽署的,難道台灣沒有受到傷害?雖然之後的美國對台軍售案常常不受此公報的限制,卻往往是中共拿來與美國談判的有力籌碼之一。
再者,許多獨派以為,奧巴馬總統去年底已簽署“2017年國防授權法案”提高台美軍事交流層級,接著特朗普與蔡英文通過電話,加上他有挑戰“一中政策”的意圖,故蔡政府不應錯過此一良機,儘速提升與美國的官方互動層級,藉此抵擋中共對蔡政府的施壓。
確保台美官方互動順暢、甚至提升更高層級交流,本來就是朝野政黨都在努力的共識。但藍綠最大差別之處,在於國民黨並不以犧牲美國與中共關係,作為推動台美關係為代價。反之,民進黨則天真以為,在台灣、美國及中國大陸的三邊關係裡,美國應把台美關係放在第一位,縱使華府與北京陷入對抗,也不應波及台灣。
或許民進黨早已連“池魚之殃”的道理都忘記了。當兩岸關係停滯時,台灣最有可能成為美國與中共交惡的犧牲品。陳水扁時代及馬英九時代是兩個極端對比,民眾應清楚認知到,何者政策才對台灣有利。
當克林頓政府於1994年檢討對台政策時,台灣其實曾試圖說服當時的美國國會,小幅度修改“台灣關係法”,強化美台關係。最後,克林頓政府沒有動到“台灣關係法”條文,但藉“對台政策檢討報告”,增加美台官員互動。當時美方官員不修法的理由之一,是倘若“台灣關係法”能更動,那結果是否能依循台灣期待的方向走,就無法預料了。
事後證明,台灣原先駐美辦事處得以更名為“駐美國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美國也允許經濟及技術官員來台訪問,也願意在華府官署外與台外交官會晤,甚至也批准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進“外交部”洽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