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虛假新聞泛濫成新愁 社交平台該負多大責任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2-10 02:08:43


 
  德法:警惕全球假新聞製造鏈

  “這本應該是一個勵志故事。他被一個友好的家庭接納,每天早上在語言班努力學習,每周在麥當勞打工。只要再通過兩次考試,他就能申請大學了。”在德國《明鏡》周刊的報道中,19歲的敘利亞難民莫達馬尼自2015年來到德國後本可以一帆風順。然而,他的生活因為一張自拍照片被打亂了。

  2015年9月,默克爾訪問了位於柏林的難民營。與同齡人一樣,莫達馬尼當時拿出手機和德國女總理自拍,並上傳至他的臉譜頁面。剛開始,這幅友愛的畫面感動了不少人,但好景不長。去年3月,名為“匿名者”的臉譜用戶在其頁面上發布這張自拍和比利時恐襲主嫌犯“照片”的組圖,並稱:愚蠢啊,默克爾和恐怖分子合影了。該消息隨後在臉譜上被瘋傳超過20萬次,莫達馬尼和他的寄宿家庭因此受到很多仇恨言論的威脅,大多是讓他“滾出德國”。

  事情遠未結束。去年12月的柏林聖誕市場恐襲事件,有臉譜用戶將莫達馬尼的照片拼貼到現場圖上;聖誕夜,一名流浪漢在柏林地鐵站被7名年輕難民火燒攻擊,他的照片再被濫用。德國《明鏡》周刊說,因為被當做是恐怖分子,莫達馬尼曾不得不躲在朋友家。

  “這只是德國假新聞泛濫的冰山一角。”德國柏林自由大學新媒體學者羅恩梅爾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僅臉譜每月删除的假新聞等違法內容就有數萬至十多萬條。他認為,假新聞問題由來已久,但近兩年問題十分嚴重,其主要原因是難民危機。德國媒體因為“政治正確”,沒有大肆報道反對默克爾難民政策的消息,一些人就通過社交網站發布假新聞,以此激發不滿情緒。臉譜在德國的合作機構創始人大衛·施拉芬說,在德國不僅流傳著一般謊言,還有蓄意在網上散播的煽動言論,“例如可以看到各種各樣右翼極端主義新聞和刊物,散布關於難民的完全虛構的故事和引述”。

  羅恩梅爾認為,德國是打擊假新聞最為嚴厲的國家之一,“二戰時留下納粹迫害猶太人的慘痛教訓,讓官方對煽動性假新聞相當敏感。”不過他強調,打贏這場仗不容易,“因為現在全球已存在一條假新聞製造鏈,其背後有經濟、政治的利益。比如製造一些經濟假新聞可獲得至少5000歐元的收入,而政治性假新聞背後往往是反政府的力量”。

  鑒於德國今年9月舉行大選,許多德國人擔心一些假新聞會影響選民,尤其是來自俄羅斯的宣傳。默克爾曾警告說,有跡象顯示,來自俄羅斯的網絡攻擊和錯誤信息可能“在競選活動中發揮作用”。

  “法國的假新聞,主要以真中有假、誇張操作等為特征,族群衝突容易成為此類報道內容。不過總體上而言,法國的虛假新聞較少。”在法國有十餘年生活經歷的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經濟學教授趙永升8日對《環球時報》說。最近較為典型的“法式假新聞”是,有社交網站的消息稱,本月初一名黑人接受4名警察的毒品檢查時被他們“輪奸”,而且其中一人將警棍插入他的肛門。但實際情況是,警察懷疑嫌疑人將毒品藏在肛門內。至於是否“雞奸”,警察律師表示否認,而且涉嫌雞奸的並非是4人,而是一名警察。在“真真假假”的消息影響下,該黑人居住地區的民眾連續3天燒車以示抗議。

  不過,接受《環球時報》採訪的學者都認為,“虛假新聞”問題在法國並不突出,無論從被操作的主題類型還是數量上來說,都比較少。巴黎大學社會學講師帕特裡克對記者說,法國人相當信賴法新社等傳統大新聞機構,這些媒體通常會對新聞來源進行嚴格核實。法國很少有像中國這樣自媒體平台消息大量流通的情況。另外,法國社會較為成熟,沒有跟風習慣,民眾有較強判斷力,看新聞時會追究其出處。“國民素質總體較高,所以被媒體、尤其是自媒體誤導的概率比較低。”趙永升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