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找不到樁”電動汽車還要邁過哪些“坎”?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2-10 11:35:37


  中評社北京2月10日電/在新能源汽車推廣量超百萬,越來越多消費者選擇電動汽車出行背景下,充電樁建設也愈發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記者調查發現,一年多來,儘管數量不斷增加,但“有車無樁”“有樁沒電”“有電不通”等問題依然突出,這些既是電動汽車便利出行的“絆腳石”,也是破解產業發展瓶頸的新方向。
  “找不到樁”“充不了電”成車主之“痛”
  “現在充電樁確實比以前多了,安個手機APP大部分都能看到。但依然‘僧多粥少’,附近的樁不是在使用中,就是壞了,讓人有點‘續航焦慮’。”對自己的電動汽車,北京海淀區市民小衛表示“又愛又恨”,雖然每月花費降了三分之二,但省錢不省力,在外充電依然麻煩多。
  經過幾年的大力推廣,我國新能源汽車累計推廣量已超100萬輛,占全球市場保有量的50%以上。與此同時,充電樁產業發展迅速,2016年,新增公共充電樁10萬個,是2015年的5.5倍,累計建成公共充電樁15萬個。
  但是,相對於龐大的電動汽車保有量,充電樁無論是數量還是運營水平都沒有完全跟上。
  據一些車主反映,對於公共充電樁,有的安裝位置隱蔽,好不容易找到了,卻發現該車位被占用;有的充電插口不兼容,充到一半死機;有的看起來整齊光鮮,實際上根本沒有通電,或者始終在維修中;還有的安在停車場內,要麼進不去,要麼得額外再掏一筆停車費。
  從私人充電樁看,儘管消費者購買電動汽車的同時,一般會免費獲贈充電樁,但所在小區經常以“用電安全”“條件不足”等為由不讓安裝,不少消費者甚至因此“棄號”。
  “部分地區存在重購置、輕運營的情況。充電設施跟不上,某種程度已經成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瓶頸。”財政部經濟建設司副司長宋秋玲說。
  電動汽車充電“難”在何處?
  電動汽車充電難題涉及方方面面,一些專家指出,其中包括規劃不合理、建築及配電網改造成本高、投資運營粗放等。而私人樁“不讓安”和公共樁“不靠譜”等問題的出現,根源還是充電樁尚缺乏清晰的運營模式。
  沈陽一家物業公司負責人坦言,在小區建充電樁,物業既不盈利,還承擔一定風險。有的小區配電設施老化,改造的錢誰來掏?即便有了改造的錢,樁的質量良莠不齊,誰來確保不存在消防隱患?
  近些年,我國充電樁企業數量增加迅速,但水平參差不齊。國家能源局資料顯示,目前公共充電樁平均利用率不足15%,企業盈利能力普遍較低。“光靠電費加少量服務費,投資成本肯定回不來。”北京一家充電服務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







(來源:新華網)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